过敏性紫癜临床表现有皮肤紫癜多对称分布下肢臀部呈分批出现、关节可肿痛影响活动、消化道有脐周下腹绞痛恶心呕吐严重便血、肾脏受累有血尿蛋白尿等,诊断依据是依典型表现结合过敏原接触史及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功能等实验室检查,治疗原则为避免接触过敏原、适当休息,对症用抗组胺等药,严重时用糖皮质激素等,特殊人群中儿童需密切观察皮肤关节尿液防剧烈运动并加强皮肤护理,成年要规律作息定期复查经期留意症状变化。
一、临床表现
1.皮肤紫癜:早期多呈对称性分布于下肢及臀部,表现为大小不等的瘀点、瘀斑,可稍高出皮肤,压之不褪色,且呈分批出现的特点。
2.关节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关节肿痛,常见于膝、踝、肘、腕等大关节,活动时疼痛加剧,可能影响关节正常活动。
3.消化道症状:早期可表现为脐周或下腹部绞痛,伴有恶心、呕吐,严重时可出现便血,需关注消化道功能状态。
4.肾脏受累表现:早期可通过尿常规发现血尿、蛋白尿,需警惕肾脏受损情况,密切监测尿液性状。
二、诊断依据
1.典型临床表现:皮肤紫癜等特征性表现是重要诊断线索,结合患者病史中可能存在的过敏原接触史等综合判断。
2.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可见白细胞正常或升高,嗜酸粒细胞增多;尿常规可检测到血尿、蛋白尿等肾脏受累指标;凝血功能检查一般无异常,可与其他出血性疾病鉴别。
三、治疗原则
1.避免接触过敏原:明确对某类食物、药物或物质过敏时,需立即规避相关过敏原,阻断病情进一步发展。
2.非药物干预:患者需适当休息,减少活动量,尤其是存在关节或肾脏受累情况时,应卧床休息以减轻机体负担。
3.对症治疗:针对皮肤瘙痒可选用抗组胺药物缓解症状;关节肿痛时可进行局部轻柔护理;消化道症状严重者需关注电解质平衡等情况。
4.药物治疗:病情较重时,如出现严重消化道出血、肾脏明显受累等,可能使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但具体用药需遵循临床规范,仅提及药物名称。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需密切观察皮肤紫癜变化、关节活动状况及尿液性状,避免剧烈运动,以防加重肾脏损伤,家长应加强皮肤清洁护理,保持患儿皮肤干燥、清洁。
2.成年患者:需规律作息,避免劳累,定期复查尿常规、肾功能等指标,及时发现肾脏受累情况并调整治疗方案,女性患者经期要格外留意自身症状变化,确保及时发现异常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