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分急性、亚急性、慢性期,各期症状不同,不同年龄、性别患者表现有差异,生活方式及过敏病史等影响发病及症状。
一、急性期湿疹症状
皮肤损害形态:多表现为红斑基础上的密集小丘疹、丘疱疹,严重时可出现小水疱,常融合成片,境界不清。例如,急性手部湿疹患者双手可见弥漫性红斑,红斑上分布着众多小米粒大小的丘疹和丘疱疹。
瘙痒程度:瘙痒剧烈,患者常因难以忍受而搔抓,这可能会导致皮损进一步加重,出现糜烂、渗出等表现。搔抓后皮肤破损,组织液渗出,形成明显的渗出性表现,尤其是面部、耳部等皮肤薄嫩部位的急性湿疹,渗出更为明显。
二、亚急性期湿疹症状
皮肤损害变化:急性湿疹炎症减轻后,红肿和渗出减少,皮损以小丘疹、鳞屑和结痂为主,可见少量丘疱疹及糜烂。例如,亚急性湿疹患者的皮肤红斑颜色变淡,丘疹减少,但是仍有一些细小鳞屑,同时可见少量尚未完全干涸的结痂。
瘙痒情况:瘙痒程度较急性期有所减轻,但仍较为明显,患者若搔抓仍可能导致症状加重。
三、慢性期湿疹症状
皮肤损害特征:主要表现为皮肤肥厚、粗糙、苔藓样变,表面可有抓痕、结痂及色素沉着。皮肤纹理变深,皮疹局限且边界较清楚,好发于手、足、小腿、肘窝、股部、乳房、外阴、肛门等部位。比如,慢性小腿湿疹患者的小腿皮肤增厚,表面粗糙,像皮革一样,颜色可能会有加深,并且有明显的抓痕和色素沉着。
瘙痒特点:瘙痒程度可轻可重,病情容易反复,患者长期搔抓等刺激会进一步加重皮肤的肥厚和苔藓样变。
不同年龄阶段的湿疹患者症状表现可能有一定差异,儿童湿疹可能更易出现在面部、头部等部位,婴儿湿疹多为头面部红斑、丘疹、丘疱疹,严重时可累及躯干和四肢;老年人湿疹皮肤干燥更为明显,苔藓样变可能更为突出。女性湿疹患者在乳房、外阴等部位的发病情况可能与女性的生理特点有关,而男性湿疹患者则无明显性别特异性的特殊好发部位,但同样会受到自身皮肤状况、生活环境等因素影响。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处于潮湿环境、接触过敏原(如某些化学物质、花粉、尘螨等)的人群更容易出现湿疹相关症状,且这些因素会影响湿疹症状的严重程度和发作频率。有过敏性疾病病史的人群发生湿疹的风险相对较高,并且湿疹症状可能会因病史中的过敏情况而有所不同,例如本身有食物过敏史的患者,在食用过敏食物后湿疹症状可能会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