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疱疮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或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具接触传染性的急性化脓性皮肤病好发儿童且高温潮湿易流行病原菌主要为金葡菌和乙链菌诱发因素有皮肤卫生差搔抓等临床表现分大疱性(初起水疱变浑浊破溃结痂)和非大疱性(好发暴露部位红斑变脓疱厚痂融合)诊断靠典型表现结合细菌学检查治疗以抗感染为主局部用抗菌药严重用抗生素预防需注意个人卫生环境管理接触防护儿童要加强护理老人要注意皮肤清洁破损早就诊。
一、定义
脓疱疮是一种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或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皮肤病,具有接触传染性,好发于儿童,在高温潮湿环境下易流行。
二、病因
1.病原菌感染:主要病原体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也可由两者混合感染引起。
2.诱发因素:皮肤卫生状况差、搔抓、高温潮湿环境、皮肤外伤等均易促使病原菌侵入并引发感染,儿童因皮肤屏障功能相对较弱,更易患病。
三、临床表现
1.大疱性脓疱疮:初起为散在水疱,迅速变为直径1~2厘米的大疱,疱液初为澄清,后变浑浊,疱壁薄,易破溃形成糜烂面,干燥后形成蜜黄色结痂。
2.非大疱性脓疱疮:多由链球菌或与葡萄球菌混合感染所致,好发于颜面、口周、鼻孔周围、耳郭及四肢等暴露部位,初为红斑,迅速变为脓疱,疱壁较厚,不易破溃,破溃后渗出液干燥形成蜜黄色结痂,可相互融合。
四、诊断
主要依据典型临床表现,如皮肤出现脓疱、结痂等特征性表现,结合细菌学检查(如脓疱液涂片镜检或细菌培养)可明确病原菌,从而确诊。
五、治疗原则
以抗感染为主,局部治疗需清洁消毒创面后外用抗菌药物,如莫匹罗星软膏等;对于病情严重者,可系统应用抗生素,如青霉素类等(仅提及药物名称,不涉及具体服用指导)。
六、预防措施
1.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勤洗手、勤换衣,避免搔抓皮肤以防外伤。
2.环境管理:居住环境应保持通风、干燥,减少高温潮湿对皮肤的影响。
3.接触防护:若接触脓疱疮患者,需及时洗手消毒,避免与患者共用毛巾、衣物等物品。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皮肤娇嫩,防御能力较弱,家长需加强护理,保持儿童皮肤清洁,发现皮肤有破损时应及时处理,防止感染扩散。
老年人:老年人皮肤防御功能减退,应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皮肤外伤,若出现皮肤破损或可疑脓疱疮表现,应尽早就诊,及时处理以防止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