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脑梗塞急性期符合指征者可考虑静脉溶栓,大血管闭塞6至24小时可评估行血管内治疗,无禁忌用抗血小板药,有明显脑水肿用脱水剂降颅内压,谨慎评估后决定是否抗凝;病情稳定后即开展肢体、语言等康复训练;二级预防需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改变生活方式;特殊人群用药注意肝肾功能、康复训练兼顾体能耐受、关注心理状态。
一、急性期治疗
1.静脉溶栓:对于符合指征(发病4.5小时内)的老年脑梗塞患者,可考虑使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进行静脉溶栓,能有效改善预后,需严格评估出血风险等禁忌证。
2.血管内治疗:针对大血管闭塞的老年患者,若发病6-24小时内,可评估行机械取栓等血管内治疗手段,有助于恢复血管再通。
3.抗血小板治疗:无禁忌证的老年患者可使用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以预防血栓进展。
4.控制脑水肿:对于有明显脑水肿的老年患者,可使用甘露醇等脱水剂降低颅内压,需关注肾功能等情况。
5.抗凝治疗:需谨慎评估老年患者的出血风险等后,根据病情决定是否使用抗凝药物,如低分子肝素等。
二、康复治疗
发病后病情稳定的老年脑梗塞患者即可开始康复治疗,包括肢体运动康复训练,促进瘫痪肢体功能恢复;语言康复训练,针对存在语言障碍的患者;认知功能康复等,康复训练需循序渐进,根据老人身体状况调整强度,家属可协助配合,以提升生活自理能力。
三、二级预防
1.控制基础疾病:
高血压:老年患者需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可选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类药物,用药时需监测血压及肾功能变化。
高血脂:使用他汀类药物降脂,需关注肝功能等指标,定期复查血脂。
糖尿病:通过饮食、运动及药物控制血糖,使血糖达标,注意老年患者低血糖风险。
2.改变生活方式:老年患者需戒烟限酒,保持合理饮食,低盐、低脂、低糖,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适当进行温和的运动,如散步等,避免劳累。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年脑梗塞患者多存在肝肾功能减退等情况,用药时需特别注意药物的代谢和排泄,避免使用加重肝肾功能负担的药物。康复训练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老人的体能和耐受程度,防止过度训练造成损伤。同时要关注老人的心理状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因为脑梗可能导致老人出现抑郁等情绪问题,影响康复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