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后期指急性期和亚急性期后的阶段,此阶段神经功能缺损相对稳定但可能有后遗症,如肢体运动障碍受多种因素影响;部分患者有认知功能障碍,受年龄、既往病史等影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不同程度受限,需家人协助及康复辅助设施,鼓励患者适当康复训练改善。
神经功能缺损方面
在脑梗塞后期,患者可能遗留有诸如肢体运动障碍,表现为偏瘫、肢体无力等,其运动功能恢复相对进入较缓慢的阶段,部分患者可能难以完全恢复到病前的运动水平,这与脑梗塞导致的脑部神经细胞损伤后修复进程有关,神经细胞的再生和功能重塑较为困难。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老年患者可能因为机体修复能力相对较弱,恢复速度更慢;而年轻患者相对恢复可能性稍大,但也受梗塞部位、梗塞面积等因素影响。性别方面一般无明显差异影响恢复速度,但女性患者可能在一些生活方式调整等方面需特别注意。生活方式上,有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会不利于神经功能的进一步恢复,因为吸烟会导致血管收缩、血液黏稠度增加等,饮酒可能影响营养物质吸收及血压等情况。有基础病史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的患者,若在后期血压、血糖控制不佳,会阻碍神经功能后期的改善,需严格控制基础病指标。
认知功能方面
部分患者在脑梗塞后期可能出现认知功能障碍,比如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执行功能下降等。这是因为脑梗塞影响了大脑中与认知相关的区域,如海马区等。对于老年患者,本身随着年龄增长认知功能有一定生理性减退趋势,脑梗塞会进一步加重这种情况;年轻患者若梗塞部位涉及认知相关脑区,也会出现认知方面的后期问题。生活方式中长期缺乏脑力活动等可能会使认知功能障碍情况更易出现或加重。有头部外伤等既往病史的患者,脑梗塞后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风险可能更高。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
患者在脑梗塞后期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会受到不同程度影响,比如穿衣、进食、洗漱等基本生活自理能力可能受限。这与肢体运动障碍、协调能力下降以及认知等多方面因素相关。对于有基础疾病且行动不便的患者,在后期需要家人更多的协助及合适的康复辅助设施等,以帮助维持和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例如,行动不便的患者需要合适的轮椅、助行器等辅助器具,家人要帮助规划合理的日常生活节奏,保障患者基本生活需求的满足,同时鼓励患者在自身能耐受的情况下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来逐步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