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流感由乙型流感病毒通过空气中飞沫传播或接触被污染物品后触摸口鼻黏膜传播,家庭成员中与患者密切接触、儿童、老年人及有基础疾病者感染或健康风险高,预防可让患者单独居通风良好房间、接触戴口罩、定期用含氯消毒剂消毒环境、定时开窗通风、勤洗手及通过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增强免疫力。
一、乙型流感的传播特性
乙型流感由乙型流感病毒引起,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当患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含有病毒的飞沫会在空气中悬浮,健康人吸入后便可能感染。此外,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后,再触摸口鼻等黏膜部位也可能造成感染。
二、家庭成员被传染的风险因素
(一)接触密切程度
与患者共同生活、同处一室且无防护措施的家庭成员感染风险高,比如长期共处一个卧室、一起用餐等近距离接触场景。例如,家庭成员间共用生活用品,像毛巾、水杯等,也易因接触被污染的物品而感染。
(二)人群差异
1.儿童: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未成熟,对乙型流感病毒的抵抗力相对较弱,在家庭中与患病家人接触时,感染几率较大,且感染后可能出现高热、精神萎靡等较明显症状。
2.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免疫力相对低下,感染乙型流感后发展为重症的风险较高,如可能引发肺炎、心血管疾病加重等情况,所以老年人与患者接触时需格外注意防护。
3.有基础疾病者:本身患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哮喘、心脏病等的家庭成员,感染乙型流感后,病毒可能会影响基础疾病的控制,导致病情波动,甚至加重基础疾病的病情,这类人群被传染后面临的健康风险更高。
三、预防家庭成员被传染的措施
(一)隔离防护
让患者尽量单独居住在通风良好的房间,家庭成员接触患者时应佩戴口罩,如医用外科口罩等,降低飞沫传播风险。
(二)环境消毒
定期对家庭环境进行消毒,可使用含氯消毒剂等对家具、地面、生活用品等进行擦拭消毒,尤其是患者接触过的物品要重点消毒。
(三)保持通风
每天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降低室内病毒浓度。
(四)个人卫生
家庭成员要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按照正确的洗手步骤洗手,避免用手触摸口鼻等黏膜部位。
(五)增强免疫力
家庭成员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等,以增强自身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例如,保证每天摄入足够的蔬菜水果、适当进行散步等轻度运动、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