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流感感染后有发热伴畏寒寒战、显著头痛全身肌肉酸痛乏力等全身中毒症状、咳嗽咽痛等呼吸道症状,部分有胃肠道不适等非典型症状,儿童易高热惊厥且呼吸道症状不典型胃肠症状突出,老年人病情进展快易下呼吸道感染并诱发基础疾病,孕妇易现严重并发症影响胎儿,免疫低下人群症状不典型但病情进展快易成重症。
一、典型症状
1.发热表现: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后多出现高热,体温可迅速升至39~40℃,常伴有畏寒、寒战,发热一般持续3~5天,但具体时长存在个体差异,儿童可能发热持续时间相对较短但体温波动较明显。
2.全身中毒症状:患者常出现显著的头痛、全身肌肉酸痛、乏力等表现,肌肉酸痛可累及全身多部位肌肉,严重时会影响日常活动,导致患者精神萎靡。
3.呼吸道症状:常见咳嗽,多为干咳或伴有少量白痰,咽痛较为明显,可伴有流涕、鼻塞等症状,部分患者呼吸道症状相对较轻,但发热等全身症状突出。
二、非典型症状
1.胃肠道症状:部分患者尤其是儿童感染甲型流感病毒后可出现胃肠道不适,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等,这可能与病毒累及胃肠道相关,儿童出现胃肠道症状时需警惕病情变化,因为其胃肠功能相对脆弱,腹泻可能导致脱水等并发症。
2.其他少见表现:少数患者可能出现眼部症状,如眼痛、流泪、结膜充血等;还有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精神神经症状,如嗜睡、烦躁等,但这些相对较为少见。
三、不同人群的症状特点
1.儿童:儿童感染甲型流感病毒后,除上述典型及非典型症状外,高热更容易引发惊厥,需密切监测体温变化,且儿童呼吸道症状可能相对不典型,而胃肠道症状更为突出,由于儿童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家长需留意儿童是否有精神差、拒食等异常表现。
2.老年人:老年人免疫力相对较低,感染甲型流感病毒后病情可能进展较快,易出现下呼吸道感染,如肺炎,除发热、乏力等表现外,可能较早出现呼吸急促、咳嗽加重且咳脓痰等肺炎相关症状,同时老年人常合并基础疾病,感染后可能诱发基础疾病加重。
3.孕妇:孕妇感染甲型流感病毒后,对自身及胎儿健康影响较大,除常规流感症状外,更易出现肺炎等严重并发症,且可能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需及时就医并密切监测母婴情况。
4.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等,感染甲型流感病毒后症状可能不典型,发热程度可能不如常人明显,但病情进展往往较快,易发展为重症,需加强监测和早期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