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呆症是多种原因导致以认知功能缺损为核心症状且影响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的综合征,常见类型有阿尔茨海默病(最常见、老年起病隐匿进展)、血管性痴呆(脑血管病变致认知缺损波动性或阶梯式恶化、有脑血管病史表现异)、路易体痴呆(具路易小体、伴帕金森等症状、50后发病男略多)、额颞叶痴呆(累及额颞叶、早期人格行为改变语言障碍、45-65发病),其诊断需综合病史等多方面,老年为高发群体且女性在部分类型患病率可能较高需个体化评估干预。
一、痴呆症的定义痴呆症是指由多种原因导致的,以认知功能缺损为核心症状的一组综合征,其认知功能缺损包括记忆、语言、视空间功能、执行功能、计算力等多方面的损害,且这种损害程度足以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二、常见的痴呆类型1.阿尔茨海默病:是最常见的痴呆类型,约占所有痴呆病例的60%-70%,主要病理改变为大脑皮质萎缩、神经元纤维缠结和β-淀粉样蛋白沉积等,多见于老年人群,起病隐匿,病情逐渐进展,早期主要表现为近记忆力减退,随着病情发展,会出现语言障碍、空间定向障碍等多种认知功能衰退表现。2.血管性痴呆:由脑血管病变引起,如脑梗死、脑出血等,脑血管病变导致脑供血不足或脑组织受损,从而引发认知功能障碍,其认知功能缺损常呈波动性或阶梯式恶化,患者可能有脑血管疾病的相关病史,如既往有脑梗死发作史等,临床表现根据脑血管病变部位和范围不同而有所差异,可能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执行功能下降等表现。3.路易体痴呆:以大脑中存在路易小体为病理特征,除了认知障碍外,还常伴有帕金森综合征表现(如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等)、波动性认知功能障碍(认知功能在一天内有明显波动)、视幻觉等症状,发病年龄多在50岁以后,男性略多于女性。4.额颞叶痴呆:主要累及额叶和颞叶,早期突出表现为人格改变、行为异常,如变得淡漠、易激惹、社交不当等,认知障碍相对较晚出现,语言功能障碍较为明显,可表现为言语减少、刻板语言等,发病年龄相对较早,多在45-65岁之间。痴呆症的诊断需综合病史、临床表现、神经系统检查、认知功能评估(如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等)及影像学检查等多方面,不同类型痴呆在发病机制、表现、诊断和治疗上各有特点,均具进行性认知功能下降及社会功能损害。不同人群中,老年人群为高发群体,女性在阿尔茨海默病等类型中患病率可能相对较高,面对患者需个体化评估与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