褥疮预防与评估包括长期卧床或坐轮椅者定期变换体位及密切观察皮肤颜色、温度与完整性按标准评估,皮肤护理要温和清洁保湿并对轻度破损等用敷料,体位管理需卧床用减压床垫或垫减压垫、坐轮椅调整体位,营养支持要保证摄入充足蛋白质、维生素C、锌等营养素,并发症处理是褥疮感染时及时就医行局部清创等干预,特殊人群中老年人要勤翻身选柔软床垫注意保暖,儿童则护理动作轻柔选合适体位调整方式保证营养均衡精心护理防褥疮。
一、预防与评估
1.定期体位变换:对于长期卧床或坐轮椅者,每1-2小时更换体位,如卧床患者可交替变换仰卧、侧卧等体位,坐轮椅者每15-30分钟进行臀部抬离动作,依据是压力是引发褥疮的主要因素,通过改变受压部位降低局部压力。2.皮肤状况评估:密切观察皮肤颜色、温度及完整性,按国际褥疮分期标准(1期:局部皮肤红、肿、热、痛但无破损;2期:表皮或真皮部分破损等)准确评估,早期发现皮肤异常以采取干预。
二、皮肤护理
1.清洁保湿:选用温和清洁剂清洁皮肤,保持皮肤干燥,清洁后使用合适保湿剂,因干燥皮肤易受损,保湿可维持皮肤屏障功能。2.敷料应用:针对轻度破损或易受压部位,使用水胶体敷料等,水胶体敷料能吸收渗出液、营造湿性愈合环境促进创面修复,经临床验证有效。
三、体位管理
1.卧床体位调整:使用交替式体位减压床垫或在骨隆突处(足跟、肩胛、骶尾部等)放置减压垫,分散压力,减少单一部位长时间受压。2.坐轮椅体位调整:确保座椅合适,定期进行臀部抬离动作,减轻臀部压力。
四、营养支持
1.均衡饮食:保证摄入充足蛋白质、维生素C、锌等营养素,蛋白质是组织修复原料,维生素C参与胶原蛋白合成,锌利于细胞修复,通过多吃瘦肉、鱼类、新鲜蔬果等满足身体需求,科学研究显示营养良好者褥疮愈合能力更强。
五、并发症处理
1.感染应对:若褥疮出现感染迹象(如局部红肿加重、有脓性分泌物),及时就医,优先采用局部清创等非药物干预,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抗感染药物(仅提及药物名称,不涉用法),清创可去除坏死组织促进创面愈合。
六、特殊人群护理
1.老年人:皮肤弹性差、血液循环慢,需每1小时左右翻身,选择柔软舒适床垫,注意保暖但避免过热致皮肤出汗潮湿增加褥疮风险。2.儿童:皮肤娇嫩,护理动作轻柔,选用合适体位调整方式,避免使用过硬护理用品,保证营养均衡,因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良好营养是皮肤健康基础,需精心护理防褥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