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支气管炎由生物、物理、化学或过敏等因素引发支气管黏膜急性炎症,多在寒冷季节发病,各年龄段可发病且婴幼儿易受影响,病因包括病毒等感染因素及冷空气等非感染因素,临床表现起病急,初期干咳后咳痰,伴全身症状,体征有双肺散在干啰音等,诊断依据病史症状、胸部X线及实验室检查,治疗以对症为主,合并细菌感染用抗生素,特殊人群中儿童需谨慎用镇咳药,老年人关注基础病及药物相互作用,过敏体质者需避免接触过敏原。
一、定义
急性支气管炎是一种由生物(如病毒、细菌)、物理(如冷空气刺激)、化学(如刺激性气体)或过敏等因素引发的支气管黏膜急性炎症,多发生于寒冷季节或气候骤变时,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但婴幼儿相对更易受影响。
二、病因
1.感染因素:病毒是主要病原体,常见鼻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等;细菌感染多继发于病毒感染,如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
2.非感染因素:冷空气、粉尘、刺激性气体等理化因素刺激,或对花粉、真菌孢子等过敏原产生过敏反应,也可引发本病。
三、临床表现
1.症状:起病较急,初期常为干咳,随后可出现咳痰,痰量多少不等,部分患者伴有发热、乏力、鼻塞、流涕等全身症状;病情较重者可能出现气促。
2.体征:体格检查时双肺可闻及散在干啰音、湿啰音,啰音部位不固定,咳嗽后可减少或消失。
四、诊断
1.病史与症状:依据患者近期有上呼吸道感染史,出现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状。
2.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检查多无明显异常,部分患者可见肺纹理增粗。
3.实验室检查:病毒感染时血常规可显示白细胞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细菌感染时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常升高。
五、治疗原则
以对症治疗为主,合并细菌感染时可使用抗生素。
1.对症治疗:咳嗽无痰或痰少者可用镇咳药物;咳嗽有痰而不易咳出者,可用祛痰药;伴有支气管痉挛者,可使用支气管舒张剂。
2.抗感染治疗:明确有细菌感染证据时,可选用相应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但需避免无指征滥用。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需谨慎使用镇咳药物,防止痰液潴留影响呼吸,同时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因儿童免疫力相对较弱,病情进展可能较快。
2.老年人:需关注基础疾病对病情的影响,如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应加强病情评估,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且用药时需考虑药物相互作用及肝肾功能状况。
3.过敏体质者:应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如明确过敏原,需采取防护措施,防止病情复发或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