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栓后遗症康复治疗是关键,物理治疗通过关节活动度等训练促进神经功能重组提升运动功能,作业治疗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可根据情况用改善脑循环及营养神经药物需专业医师评估;要预防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生活方式需规律作息、低盐低脂饮食等;老年等特殊人群康复要注意强度、心理等相应事项。
一、康复治疗
脑血栓后遗症的康复治疗是关键环节。物理治疗方面,通过关节活动度训练维持肢体正常活动范围,平衡训练有助于改善患者站立及行走平衡能力,依据《中国脑血管病康复治疗指南》,规范的物理康复训练可促进神经功能重组,提升运动功能。作业治疗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如穿衣、进食等精细动作训练,针对不同功能障碍的患者制定个性化方案。
二、药物辅助
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使用改善脑循环药物,如选用具有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作用的药物,这类药物经临床研究证实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脑部血供,利于神经功能恢复;同时可使用营养神经药物,促进神经细胞的修复与再生,相关研究表明其对神经功能的修复有积极作用,但具体药物使用需由专业医师依据患者病情评估后确定。
三、并发症预防
需重点预防肺部感染,因患者可能存在吞咽困难等情况,易导致误吸,故要定时为患者翻身、拍背,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咳嗽,保持呼吸道通畅;还要预防深静脉血栓,鼓励患者进行肢体的被动运动或主动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对于有高风险因素的患者可考虑使用抗凝药物预防,但需严格把控用药指征;另外,要注意压疮的预防,定时更换体位,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四、生活方式管理
患者需保持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利于身体恢复。饮食上要遵循低盐、低脂原则,控制钠盐及脂肪摄入,多食用富含维生素、膳食纤维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等,对于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要严格控制血压、血糖水平,如高血压患者需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糖尿病患者要通过饮食、运动及必要时的药物治疗使血糖达标,这些生活方式的调整均有大量临床研究证实对脑血栓后遗症患者的病情控制及康复有重要意义。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对于老年患者,由于其机体功能衰退,康复训练时要注意强度循序渐进,避免过度疲劳,同时要关注其心理状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因老年患者可能存在抑郁等情绪影响康复;对于女性患者,在康复过程中要考虑其生理特点,如月经周期等对身体状况的影响,合理调整康复方案;有基础疾病如心脏病的患者,在进行康复训练时要密切监测心脏功能,防止训练诱发心脏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