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可致部分感染者低烧且表现多样,普通感冒、细菌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也可引发低烧,可通过流行病学史、实验室检测鉴别,儿童低烧要密切观察精神状态等,老年人有基础病低烧需警惕病情变化,孕妇低烧要及时就医遵医嘱勿盲目用药。
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发低烧的情况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部分感染者会出现低烧表现,体温多处于37.3℃~38℃范围,但这并非新冠感染的特有症状。新冠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多样,除低烧外,还可能伴有咳嗽、乏力、咽干咽痛、嗅觉或味觉减退等症状,部分重症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等严重表现。
二、其他可导致低烧的常见情况
1.普通感冒:由鼻病毒、流感病毒等引起的普通感冒,也常出现低烧症状,同时多伴有鼻塞、流涕、打喷嚏等上呼吸道卡他症状。
2.细菌感染:如结核菌感染可引发肺结核,患者会有低烧、盗汗、乏力、咳嗽咳痰等表现;局部细菌感染,像胆道感染、泌尿系统细菌感染等,也可能出现低烧情况。
3.自身免疫性疾病: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可出现长期低烧,还常伴有皮疹、关节疼痛、口腔溃疡等多系统受累表现。
三、新冠感染与其他导致低烧疾病的鉴别要点
1.流行病学史:需询问近期是否有新冠病毒感染者接触史、是否到过新冠疫情中高风险地区等。若有相关流行病学史,新冠感染的可能性相对增加,但无流行病学史也不能完全排除。
2.实验室检测: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或抗原检测是判断是否感染新冠病毒的重要依据,若检测结果为阳性,提示新冠感染可能;而普通感冒、细菌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可通过血常规、C反应蛋白、病原学检测等进一步鉴别,如细菌感染时血常规常表现为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结核菌感染可通过结核菌素试验、痰结核菌检查等明确。
四、特殊人群低烧时的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低烧时需密切观察精神状态、饮食情况等。若儿童低烧同时伴有精神萎靡、拒食等情况,需及时就医排查病因。由于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对疾病的耐受和表现可能与成人不同,需格外谨慎。
2.老年人:老年人若有基础病(如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出现低烧,需警惕病情变化。因为老年人机体反应能力相对较弱,低烧可能是疾病加重的信号,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评估,排查是否为感染加重或其他基础病相关并发症等情况。
3.孕妇:孕妇出现低烧时,要特别注意避免自行盲目用药,需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关检查和评估,因为某些药物可能对胎儿产生影响,要权衡病情与用药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