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感染方面根据患者痰培养及药敏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有铜绿假单胞菌感染风险时选抗假单胞菌活性β-内酰胺类;止血治疗中小量咯血用氨基己酸等抗纤维蛋白溶解药物,大量咯血警惕窒息,高血压冠心病患者用酚妥拉明等;改善气流受限使用支气管舒张剂缓解气道痉挛;通过体位引流等清除气道分泌物;反复大咯血病变局限内科无效可考虑手术切除;儿童患者用药遵儿科原则,老年患者关注药物相互作用及脏器功能,妊娠患者权衡对胎儿影响,有基础病史患者谨慎用药,患者自身需休息、避剧烈运动、保持呼吸道湿润多饮水并定期复查。
一、控制感染
根据患者痰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如存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风险时,可选用抗假单胞菌活性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等控制呼吸道感染,减少因感染导致的咳痰出血加重。
二、止血治疗
1.小量咯血:可选用氨基己酸等抗纤维蛋白溶解药物,通过抑制纤维蛋白溶解发挥止血作用。
2.大量咯血:若出现大量咯血需警惕窒息风险,可考虑使用垂体后叶素等,但需注意高血压、冠心病患者慎用,此类患者可选择其他止血药物如酚妥拉明等。
三、改善气流受限
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如β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等,缓解气道痉挛,改善通气功能,减少因气道痉挛导致的咳痰出血相关症状。
四、清除气道分泌物
通过体位引流、胸部物理治疗等方法促进痰液排出,减少痰液对气道黏膜的刺激,从而降低咯血发生几率。体位引流需根据病变部位采取相应体位,每日可进行数次,每次15~20分钟。
五、手术治疗
对于反复大咯血、病变局限且内科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考虑手术切除病变肺组织,但需严格评估手术适应证与禁忌证。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用药需严格遵循儿科用药原则,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如非必要不随意使用成人止血药物,选择儿童适用剂型,密切监测用药后反应。
2.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使用止血药物等时需关注药物相互作用及对心、肝、肾功能的影响,用药过程中加强监测,如心功能、肝肾功能等指标。
3.妊娠患者:止血治疗需权衡对胎儿的影响,优先选择相对安全的治疗措施,避免使用可能对胎儿有不良影响的药物,必要时多学科会诊制定治疗方案。
4.有基础病史患者:如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使用垂体后叶素需格外谨慎,合并呼吸系统其他严重基础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综合评估各脏器功能状态,调整治疗方案。患者自身需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呼吸道湿润,多饮水稀释痰液,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