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抗流感可充分休息保证高质量睡眠、充足饮水维持代谢,发热等症状物理降温或遵医嘱用药缓解,预防流感需重点人群优先接种疫苗、勤洗手按七步洗手法、保持室内通风消毒、减少聚集活动戴口罩,儿童家长助养成良好习惯并按时接种,老人接种后关注反应靠合理饮食运动增强抵抗力,慢性病人群病情稳定时积极接种且出现疑似症状及时就医告基础病情况。
一、对抗流感的方法
1.支持治疗:充分休息可让身体能量集中用于对抗病毒,保证每日7~8小时以上的高质量睡眠;保证充足水分摄入,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维持身体代谢平衡,促进毒素排出,缓解因流感引起的不适症状。若出现发热、肌肉酸痛等症状,可通过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拭额头、腋窝等部位)或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适宜的退热、止痛药物缓解症状,但需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等相关要求,避免不恰当用药。
二、预防流感的措施
1.疫苗接种: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6月龄~5岁儿童、60岁及以上老年人、患有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人群、医务人员等重点人群应优先接种流感疫苗。疫苗可刺激机体产生抗体,降低感染流感病毒的风险或减轻感染后的症状严重程度。
2.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使用肥皂或含酒精的洗手液,按照“七步洗手法”清洁双手,每次洗手时间不少于20秒,尤其在接触公共物品后、进食前、照顾流感患者后等关键时刻要及时洗手;避免用手触摸眼、鼻、口,因为流感病毒可通过这些部位侵入人体。
3.环境管理: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通风30分钟以上;定期对家居环境中的桌面、门把手、水龙头等高频接触表面进行消毒,可使用含氯消毒剂或酒精消毒剂等进行擦拭消毒。
4.减少聚集活动:在流感高发季节,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通风不良的场所,如商场、影院、大型超市等;若必须前往,应佩戴符合标准的医用外科口罩或N95/KN95等防护口罩,降低感染流感病毒的几率。
5.特殊人群防护要点:儿童群体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家长需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督促洗手、引导正确佩戴口罩等,同时确保儿童按时接种流感疫苗;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接种流感疫苗后需密切关注自身反应,日常注意通过合理饮食、适度运动等维持身体健康以增强抵抗力;慢性病人群在病情稳定时应积极接种流感疫苗,日常要密切监测基础疾病状况,若出现发热、咳嗽等疑似流感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向医生告知基础疾病情况,以便医生综合评估制定合适的诊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