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肺是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在肺内潴留致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病因是长期吸入游离二氧化硅等粉尘,病理是粉尘被巨噬细胞吞噬刺激释放因子引发炎症致肺纤维化,临床表现有呼吸及全身症状,诊断靠职业接触史、影像学和肺功能检查,治疗需脱离粉尘环境并对症治疗,儿童需密切监测肺部发育等,老年人要加强呼吸锻炼等,有基础病史者需综合评估兼顾基础病管理。
一、定义
尘肺是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并在肺内潴留,引起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二、病因
主要病因是长期吸入游离二氧化硅粉尘、煤尘、石棉尘等生产性粉尘,不同粉尘类型可导致不同病理类型的尘肺,如长期吸入含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易引发矽肺,长期吸入煤尘可导致煤工尘肺等。
三、病理机制
粉尘进入人体肺部后,被巨噬细胞吞噬,粉尘颗粒刺激巨噬细胞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引发肺部炎症反应,进而导致肺组织纤维组织增生、瘢痕形成,使肺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受损,出现肺纤维化等病理改变。
四、临床表现
1.呼吸系统症状:常见咳嗽,多为干咳或少量黏液痰,合并呼吸道感染时痰量增多且呈脓性;气短是较早出现的症状,随病情进展逐渐加重;部分患者可出现胸痛,多为隐痛或胀痛。
2.全身症状:可有乏力、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等表现。
五、诊断方法
1.职业接触史:详细询问患者的职业史,包括接触粉尘的种类、时间、环境等。
2.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或CT检查是重要的诊断手段,可发现肺部粉尘沉积、纤维化等典型影像学表现。
3.肺功能检查:评估肺功能受损程度,如出现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等改变。
六、治疗原则
1.脱离粉尘环境:立即让患者脱离粉尘作业环境,避免继续接触粉尘加重病情。
2.对症治疗:针对咳嗽、气短等症状进行相应处理,如使用止咳平喘药物缓解症状,但具体药物使用需遵循临床规范,避免自行用药。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若有职业粉尘接触史,需密切监测肺部发育情况,家长应严格避免儿童接触生产性粉尘环境,定期进行健康体检,早期发现可能的肺部异常。
2.老年人:老年人肺功能本身有所减退,尘肺对其肺功能影响更明显,需加强呼吸功能锻炼,如缩唇呼吸等,以维持肺功能,同时要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因为感染可能加重尘肺病情。
3.有基础病史人群:若患者本身有其他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等,尘肺会进一步影响心肺功能,需综合评估病情,在治疗尘肺的同时,兼顾基础疾病的管理,密切监测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