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烧指体温持续处于37.3至38℃不退,感染性因素中细菌感染如肺部、泌尿系统细菌感染可致低烧,病毒感染像EB病毒、巨细胞病毒感染可引发持续低烧,支原体感染的肺炎支原体感染常伴低烧不退;非感染性因素里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会有低热,恶性肿瘤如白血病、肾癌等可致低烧,内分泌代谢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会出现低热;特殊人群中儿童低烧不退需警惕川崎病且病毒感染后症状不典型,老年人要高度警惕恶性肿瘤且肿瘤性低热隐匿,免疫抑制人群感染风险高且低烧表现不典型需排查潜在病因。
一、低烧的定义
低烧指体温持续处于37.3~38℃范围且不退的情况。
二、感染性因素导致低烧不退
(一)细菌感染
多种细菌感染可引发低烧,例如肺部细菌感染时,肺炎链球菌等病原体感染后,机体免疫反应持续可致体温长期处于低烧范围;泌尿系统细菌感染,如大肠杆菌等引起的肾盂肾炎,也常伴随低烧不退现象。
(二)病毒感染
某些病毒感染可导致低烧,像EB病毒感染时,患者会出现长期低热伴乏力、淋巴结肿大等表现;巨细胞病毒感染也可能引发持续低烧,且病程可能较长。
(三)支原体感染
肺炎支原体感染较为常见,除了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外,也常伴有低烧不退的情况,病程相对迁延。
三、非感染性因素导致低烧不退
(一)自身免疫性疾病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体内自身免疫紊乱,会出现低热症状,同时伴有关节疼痛、肿胀等表现;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免疫系统异常激活,也可出现长期低烧,还可能伴有皮疹、口腔溃疡等多系统症状。
(二)恶性肿瘤
白血病患者骨髓异常增殖,机体免疫功能受影响,常出现低热;肾癌等实体肿瘤患者,肿瘤组织坏死吸收等因素也可导致低烧不退。
(三)内分泌代谢疾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致基础代谢率增高,患者会有低热表现,还常伴有多汗、心慌、体重减轻等症状。
四、特殊人群低烧不退的特点
(一)儿童
儿童低烧不退需警惕川崎病,除低热外还可能有结膜充血、口唇皲裂、手足硬性水肿等表现;同时,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病毒感染后易出现持续低烧情况,且因表达症状不典型,需密切观察。
(二)老年人
老年人低烧不退要高度警惕恶性肿瘤,由于机体反应性较低,感染相关症状可能不典型,而肿瘤性低热相对隐匿;此外,老年人内分泌功能变化等也可能参与低烧的发生。
(三)免疫抑制人群
如接受器官移植后服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因免疫功能受抑制,感染风险增高且感染后低烧表现不典型,需谨慎排查各种潜在感染及非感染性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