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儿童有运动功能障碍表现为肌张力异常、发育迟缓、姿势异常,约三分之二伴智力低下及认知问题,多数有语言障碍,部分存在感知觉障碍,约部分合并癫痫,还可能有行为情绪异常、生长发育落后,不同时期有相应表现,产前产时产后高危因素增加风险,早期规范康复训练重要需长期坚持,家庭要给予关爱并定期评估调整方案以提升生活质量。
一、运动功能障碍
脑瘫儿童常见运动功能方面的异常,包括肌张力异常,分为肌张力增高与肌张力低下。肌张力增高表现为肌肉僵硬,患儿肢体活动受限,如下肢肌张力增高可出现剪刀步;肌张力低下则表现为肌肉松软,可能影响抬头、坐立等运动发育。运动发育迟缓是另一重要表现,患儿在抬头、坐、爬、站、走等大运动及抓握等精细运动发育上均落后于同龄儿童。此外,姿势异常较为典型,常见如尖足、手足徐动、肢体呈不对称姿势等。
二、智力及认知障碍
约2/3的脑瘫儿童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低下,表现为认知能力落后,如对周围环境的感知、理解及学习能力低于正常儿童。同时可能存在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认知方面的问题。
三、语言障碍
多数脑瘫儿童存在语言障碍,表现为说话晚、发音不清,严重者可能无法正常表达语言,部分患儿还可能伴有构音障碍等问题。
四、感知觉障碍
部分脑瘫儿童存在感知觉异常,包括视力障碍(如斜视、视力减退等)、听力障碍(听力下降)、触觉异常等,这些感知觉问题会影响患儿对外部信息的获取与反应。
五、癫痫
癫痫是脑瘫儿童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约30%-50%的脑瘫患儿合并癫痫,发作形式多样,如强直-阵挛发作、失神发作等,癫痫发作会对患儿的脑功能及生活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六、其他伴随问题
脑瘫儿童还可能存在行为、情绪方面的异常,如情绪易激动、行为异常、注意力不集中等。同时,患儿的生长发育可能受影响,出现身高、体重增长落后于同龄儿童的情况。在年龄因素上,婴儿期脑瘫患儿可能表现为哺乳困难、过度哭闹等;幼儿期则更突出运动发育落后及异常姿势等表现。生活方式中,早期进行规范的康复训练对改善症状至关重要,需长期坚持康复干预。病史方面,产前(如母亲孕期感染、接触有害物质等)、产时(如早产、缺氧缺血性脑病等)、产后(如新生儿黄疸严重等)的高危因素可增加脑瘫发生风险,并影响患儿的症状表现及病情严重程度。温馨提示:对于脑瘫儿童,家庭应给予充分关爱与耐心,早期介入康复治疗,康复训练需遵循专业指导长期坚持,定期带患儿进行医学评估以调整康复方案,最大程度帮助患儿改善运动及其他功能障碍,提升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