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H1N1流感病毒属正黏病毒科流感病毒属单股负链RNA病毒含8节段RNA表面有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等抗原属甲型流感亚型可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入侵人体呼吸道上皮细胞复制致病变炎症引发发热咳嗽等症状核酸检测可确诊抗原检测可初步筛查儿童感染易现并发症需密切观察呼吸等异常老年人有基础病感染易重症应加强防护。
一、病毒基本特征
甲型H1N1流感病毒属于正黏病毒科流感病毒属,为单股负链RNA病毒,病毒颗粒呈球形或丝状,其基因组由8个节段的RNA组成。病毒表面存在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等糖蛋白抗原,这些抗原是病毒分型和疫苗研发的重要依据。
二、分类归属
甲型H1N1流感病毒属于甲型流感病毒的一种亚型,甲型流感病毒根据HA和NA抗原性的不同可分为多种亚型,该病毒是通过基因重组等方式形成的特定亚型病毒,具有流感病毒的一般分类特征。
三、传播途径
1.飞沫传播:感染者咳嗽、打喷嚏、说话时产生的含有病毒的飞沫,被他人吸入后可导致感染。2.接触传播:病毒可污染物体表面,健康人接触被污染的物品后,再触摸自己的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部位,也可引起感染。
四、致病机制
病毒入侵人体后,首先附着并侵入呼吸道上皮细胞,在细胞内复制增殖,引起细胞病变及炎症反应。病毒的复制会导致呼吸道黏膜受损,引发机体的免疫应答,进而出现发热、咳嗽、咽痛、肌肉酸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部分重症患者因病毒侵袭肺部等组织器官,可引发肺炎、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五、临床表现
多数患者起病急,主要表现为发热(体温可高达39~40℃)、咳嗽、咽痛、流涕、鼻塞、头痛、全身酸痛、乏力等,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儿童感染后相较于成人可能更容易出现呼吸急促等表现,老年人感染后病情进展可能较快,易出现重症情况。
六、诊断方法
1.核酸检测:采用实时荧光RT-PCR等方法检测呼吸道标本中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是确诊的重要依据。2.抗原检测:利用免疫荧光法或胶体金法检测样本中的病毒抗原,可快速初步筛查,但准确性相对核酸检测稍低。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后更易出现并发症,如肺炎等,需密切观察其呼吸、精神状态等,出现异常及时就医,且应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缓解症状,避免低龄儿童自行用药。-老年人:老年人多伴有基础疾病,感染后病情进展可能较快,易发展为重症,应加强防护,如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等,一旦出现感染相关症状需尽早就诊并积极监测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