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慢性荨麻疹需及时治疗,因其会影响生活质量且可能延误其他疾病诊治;治疗主要包括避免诱因,排查食物、吸入物、感染等诱因并针对性处理,药物治疗选合适抗组胺药且需谨慎;治疗中要关注儿童生长发育,观察药物副作用,加强护理、关注心理、保证饮食营养均衡。
一、儿童慢性荨麻疹需要及时治疗的原因
儿童慢性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科疾病,若不及时治疗会带来多方面不良影响。从疾病本身特点看,慢性荨麻疹会导致患儿反复出现风团、瘙痒等症状,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包括睡眠、日常活动等。例如,持续的瘙痒会让患儿难以集中精力学习或玩耍,长期睡眠不佳还可能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此外,部分慢性荨麻疹可能与一些潜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相关,若不及时干预,可能会延误对其他潜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时机。
二、治疗的主要方向
1.避免诱因
生活方式方面:需要排查可能的诱因,如食物(常见的有鱼虾、坚果、牛奶等)、吸入物(花粉、尘螨等)、感染因素(病毒、细菌等感染)等。对于有明确食物诱因的儿童,要严格避免相关食物的摄入;对于吸入物过敏的儿童,要保持居住环境的清洁、通风,必要时使用空气净化器等。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在添加辅食等过程中容易出现食物相关诱因,家长需格外注意添加辅食的顺序和种类,密切观察儿童食用后的反应。
病史方面:如果儿童有明确的既往过敏病史或特定感染病史等,要在日常生活中更加留意相关因素的接触,尽量减少接触可能诱发慢性荨麻疹的物质或因素。
2.药物治疗的原则(仅提及药物名称):一般会根据患儿情况选择合适的抗组胺药物等。抗组胺药物可以缓解瘙痒和风团症状,但对于儿童用药需谨慎考虑药物的安全性等因素,优先选择相对安全、经过儿科验证的抗组胺药物。例如,第二代抗组胺药物相对第一代抗组胺药物嗜睡等副作用较少,但仍需根据儿童的年龄、体重等因素综合考量药物的使用。
三、特殊人群(儿童)的温馨提示
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在慢性荨麻疹治疗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首先,要密切观察药物可能带来的副作用,如使用抗组胺药物后是否出现嗜睡、口干等不适症状。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家长要加强护理,避免患儿搔抓皮肤导致皮肤破损继发感染。在生活护理方面,要保持儿童皮肤清洁,穿着宽松、柔软的衣物,减少对皮肤的刺激。同时,要关注儿童的心理状态,因为慢性荨麻疹的反复可能会给儿童带来心理压力,家长要给予儿童足够的关心和安抚,帮助儿童树立积极治疗的心态。在饮食方面,要保证儿童营养均衡,根据个体情况调整饮食结构,避免食用可能诱发过敏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