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是由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形成的良性肿瘤,50多岁女性围绝经期体内激素水平波动可影响其生长,发生率受遗传、激素等因素影响属常见妇科良性疾病,临床表现有月经改变、腹部包块、压迫症状,诊断靠妇科检查及超声检查,治疗包括观察等待、药物治疗、手术治疗,随访分无症状及治疗后患者,特殊人群需考虑绝经因素,评估全身状况,关注药物副作用,随访调整方案保障身心健康。
一、定义与流行病学
1.定义:子宫肌瘤是由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形成的良性肿瘤,50多岁女性处于围绝经期,体内激素水平波动可能影响肌瘤生长状态。
2.流行病学:该年龄段女性子宫肌瘤的发生率受遗传、激素等多种因素影响,是常见的妇科良性疾病。
二、临床表现
1.月经改变:多表现为经量增多、经期延长,这与肌瘤使宫腔增大、子宫内膜面积增加及子宫收缩不良等有关。
2.腹部包块:肌瘤较大时可于下腹触及质硬、不规则的包块。
3.压迫症状:肌瘤压迫膀胱可出现尿频、尿急,压迫直肠可致便秘等。
三、诊断方法
1.妇科检查:可触及增大的子宫及质硬结节。
2.超声检查:是主要的辅助诊断手段,能清晰显示肌瘤的数目、大小、部位及有无变性等,超声下可观察肌瘤与子宫肌层的关系等情况。
四、治疗方式
1.观察等待:适用于无症状或症状轻微、近绝经年龄(50多岁接近绝经)且肌瘤无快速增大迹象的患者,需定期进行超声等检查监测肌瘤变化。
2.药物治疗:可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等,通过调节激素水平抑制肌瘤生长,但需注意药物可能带来的激素相关副作用,如骨质疏松等风险。
3.手术治疗:包括肌瘤剔除术、子宫切除术等。若肌瘤较大、症状明显或怀疑有恶变可能时可考虑手术,手术方式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如肌瘤情况、有无生育需求(此年龄段多已无生育需求)等综合评估选择。
五、随访监测
1.无症状患者:每3~6个月进行一次超声检查,观察肌瘤大小、形态等变化情况。
2.治疗后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制定相应随访计划,如手术患者需观察术后恢复及有无复发等情况。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50多岁女性处于围绝经期,机体各项生理功能逐渐衰退,在治疗及随访过程中需充分考虑绝经相关因素对肌瘤及身体整体状况的影响。手术治疗时要全面评估患者全身状况,包括心肺功能等,以确保手术安全;药物治疗时要关注药物对激素水平的长期影响及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如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可能导致骨密度降低等,需综合权衡利弊;随访过程中要密切关注肌瘤变化及患者自身症状变化,及时调整诊疗方案,体现人文关怀,以保障患者的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