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癌包含子宫内膜癌和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源于子宫内膜上皮好发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相关危险因素有长期受雌激素刺激、肥胖等,症状有阴道不规则流血等,诊断靠超声等影像学及病理学检查,治疗综合;子宫颈癌与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密切相关,有性行为等相关因素,症状有接触性出血等,诊断治疗同,绝经后女性出现阴道不规则流血需警惕子宫内膜癌,HPV感染高危人群需定期筛查宫颈癌。
一、定义与分类
子宫癌主要包含子宫内膜癌和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是源于子宫内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好发于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子宫颈癌是发生在子宫颈部位的恶性肿瘤,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关系密切。
二、发病因素
子宫内膜癌:长期受雌激素刺激(如无排卵性疾病、长期服用雌激素药物等)、肥胖(肥胖可增加体内雌激素水平)、高血压、糖尿病等为其相关危险因素,此外,遗传因素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发病风险。
子宫颈癌: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主要发病因素,性行为过早、多个性伴侣、吸烟、免疫功能低下等也会增加患病风险,如长期吸烟会影响机体免疫功能,不利于对HPV感染的清除。
三、症状表现
子宫内膜癌: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出现阴道不规则流血,多为绝经后阴道流血,未绝经者可表现为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月经紊乱;还可出现阴道排液,多为血性或浆液性分泌物,合并感染时可有恶臭脓血样排液。
子宫颈癌:早期常无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出现接触性出血(如性生活或妇科检查后出血)、阴道异常排液,液体可为白色或血性,稀薄如水样或米泔状,晚期可出现尿频、尿急、便秘、下肢肿痛等症状。
四、诊断方法
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可初步了解子宫及附件情况;磁共振成像(MRI)等有助于更详细评估肿瘤范围及浸润深度等。
病理学检查:是确诊的金标准,如对子宫内膜癌可取子宫内膜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对子宫颈癌可通过宫颈活检、宫颈锥切等获取组织进行病理诊断。
五、治疗方式
根据肿瘤分期、患者年龄、身体状况等采取综合治疗,包括手术治疗(如子宫内膜癌的全子宫切除术+双侧附件切除术等,子宫颈癌的广泛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等)、放疗(包括外照射和内照射)、化疗(用于晚期或复发转移患者等)。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绝经后女性:出现阴道不规则流血时需高度警惕子宫内膜癌,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因为绝经后雌激素水平虽低,但子宫内膜癌仍可能发生。
HPV感染高危人群:如性行为活跃人群等,需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包括HPV检测和宫颈细胞学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宫颈病变并及时处理,降低子宫颈癌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