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紫癜常见类型有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与过敏性紫癜,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皮肤有瘀点瘀斑等,发病与自身免疫致血小板破坏多相关,儿童起病前常伴病毒感染史,成人需排查基础疾病,诊断靠血常规等检查,轻度可观察严重用糖皮质激素等;过敏性紫癜多有前驱感染史,表现为双下肢对称性紫癜伴关节痛等,儿童高发,诊断血常规无血小板减少等,治疗首要避过敏原,必要时用抗过敏药及对症处理,儿童要观察出血等情况,成人排查基础疾病且用药考虑自身状况。
一、出血紫癜的常见类型及主要症状
出血紫癜包含多种类型,常见的有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过敏性紫癜等。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皮肤可见瘀点、瘀斑,多分布于四肢,以下肢更为显著,瘀点大小不一,可融合成片状;还会出现黏膜出血,如鼻出血、牙龈出血等;严重时会有内脏出血,消化道出血表现为呕血、黑便,泌尿系统出血可出现血尿等。其发病与自身免疫导致血小板破坏过多相关,儿童起病前常伴有病毒感染史,起病较急,出血症状相对明显;成人则需排查是否存在基础疾病影响。
过敏性紫癜:多有前驱感染病史,典型表现为双下肢对称性紫癜,可伴随关节痛(呈游走性)、腹痛(阵发性绞痛)、肾脏受累(出现蛋白尿、血尿等)。儿童是高发人群,需密切观察皮疹变化及是否有其他系统受累情况。
二、诊断相关检查
需通过血常规检测血小板计数等指标,凝血功能检查评估凝血状态,骨髓穿刺来明确骨髓中巨核细胞等情况,以此对出血紫癜进行诊断鉴别,比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骨髓中巨核细胞数量正常或增多,但有成熟障碍;过敏性紫癜患者血常规通常无血小板减少等典型表现。
三、不同人群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患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时,起病前多有病毒感染诱因,需注意观察出血症状变化,如瘀点瘀斑范围是否扩大、是否出现新的出血表现等;过敏性紫癜在儿童中常见,要避免儿童接触可能的过敏原,密切关注关节、腹部、肾脏等系统受累情况,及时就医评估。
成人:成人患出血紫癜需排查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基础疾病,若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严重时可能需使用糖皮质激素等治疗,用药时要考虑成人自身的基础健康状况;过敏性紫癜成人患者同样需避免接触过敏原,关注病情变化,如腹痛是否加剧、尿色是否异常等。
四、治疗原则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轻度患者可先观察,严重时可能采用糖皮质激素等治疗,治疗时遵循以患者舒适度为标准,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避免低龄儿童滥用药物。
过敏性紫癜:首要措施是避免接触过敏原,必要时使用抗过敏药物等,针对关节痛、腹痛、肾脏受累等不同表现进行相应对症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