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甲型H1N1流感需强化个人卫生维护、环境通风管理、保持社交距离、规范佩戴口罩,健康状况监测要留意自身流感样症状并回顾接触史,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及基础疾病患者、孕妇需针对性防护,符合条件者应重视接种流感疫苗以降低感染风险及减轻症状。
一、预防措施强化
1.个人卫生维护:勤用肥皂或洗手液在流动水下洗手,每次洗手时长需达20秒左右,能有效清除手部沾染的流感病毒;日常尽量避免用手触摸眼、鼻、口,减少病毒经此侵入人体的机会。
2.环境通风管理:每日定时开窗通风,保证室内空气流通,一般建议每天开窗3-4次,每次通风15-30分钟,降低室内病毒聚集浓度。
3.社交距离保持:在流感高发期,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如必须前往,与他人保持至少1米以上的社交距离。
4.口罩规范佩戴:处于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与他人密切接触时,规范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型口罩,降低感染风险。
二、健康状况监测
1.自我症状观察:密切留意自身身体状况,一旦出现发热(体温≥37.3℃)、咳嗽、咽痛、流涕、鼻塞、肌肉酸痛、乏力等流感样症状,应立即进行自我隔离,不前往人群聚集处,并及时通过电话咨询医疗机构或前往发热门诊就诊。
2.接触史回顾:就医时需主动向医生告知近期是否有甲型H1N1流感患者接触史、旅行史等相关信息,以便医生准确判断病情。
三、特殊人群防护要点
1.儿童群体:儿童免疫力相对较弱,家长要保证儿童充足的睡眠,提供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等营养的均衡饮食,如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奶类、瘦肉等;日常督促儿童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室内保持适宜温湿度,若儿童出现流感症状,应避免带其前往人员密集场所,及时就医并按医嘱护理。
2.老年人及基础疾病患者:这类人群感染甲型H1N1流感后发展为重症的风险较高,需格外注重防护,如定期监测体温等身体指标,保持规律作息和健康饮食;若本身患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基础疾病,出现流感症状时要尽早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必要时遵医嘱采取相应医疗措施。
3.孕妇群体:孕妇属于特殊敏感人群,感染甲型H1N1流感可能对自身和胎儿健康产生不良影响,若出现流感症状应密切关注自身状况变化,如出现发热持续不退、呼吸困难等情况需立即就医,在就医过程中要向医生明确告知妊娠情况,以便医生综合评估制定合适的诊疗方案。
四、疫苗接种重视
符合接种条件的人群应积极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疫苗接种是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重要有效手段,能显著降低感染风险及减轻感染后的症状严重程度,建议在流感疫苗接种适宜季节及时完成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