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性肺炎病原学检查涵盖标本镜检用10%氢氧化钾涂片或墨汁染色法观察真菌形态结构、标本培养接种特定培养基依菌落等鉴定种类、血清学检查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相关抗原抗体;影像学检查有胸部X线发现肺部异常表现、胸部CT清晰观察病变细节;特殊人群中免疫抑制者需更积极多次病原学等检查综合判断,儿童采集标本有特殊方式且血清学检查要考虑生理特点综合分析。
一、病原学检查之标本镜检
采集患者痰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或肺组织活检标本,采用10%氢氧化钾涂片后镜检,可发现真菌孢子或菌丝;对于隐球菌感染,可用墨汁染色法,可见具有宽厚荚膜的隐球菌。通过显微镜观察真菌的形态结构,初步判断是否存在真菌感染及大致的真菌种类。
二、病原学检查之标本培养
将痰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或组织标本接种至沙氏培养基等特定真菌培养基,在适宜温度(一般25~28℃)和湿度等条件下培养。根据菌落的形态特征(如颜色、质地等)以及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菌丝、孢子等结构,鉴定真菌的具体种类,如念珠菌、曲霉、隐球菌等不同真菌的培养特性各有差异,培养结果可明确致病真菌。
三、血清学检查
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血清学检测方法,检测血液中真菌相关抗原或抗体。例如半乳甘露聚糖检测可用于曲霉感染的辅助诊断,若血液中半乳甘露聚糖抗原阳性,提示可能存在曲霉侵袭性感染;真菌抗体检测则是通过检测患者体内针对特定真菌的抗体水平来辅助判断感染情况,但需注意假阳性或假阴性情况,需结合临床综合分析。
四、影像学检查
(一)胸部X线检查
可发现肺部存在浸润影、结节状阴影或团块状阴影等异常表现,有助于初步了解肺部病变的部位和大致范围,但对于一些细微病变的显示不如CT清晰。
(二)胸部CT检查
能更清晰地观察肺部病变的细节,如病变的大小、形态、分布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对于判断真菌性肺炎的病情严重程度、明确病变范围等有重要价值,例如曲霉感染可能表现为肺部结节伴有空洞形成等特征性CT表现。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免疫抑制人群
由于免疫功能低下,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可能不典型,且病情进展较快,需更积极进行病原学检查,可能需要多次采集标本进行检测,如反复进行痰液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的镜检和培养,同时结合血清学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以便及时明确诊断并给予相应治疗。
(二)儿童患者
儿童采集痰液等标本时可能配合度较差,可考虑采用支气管肺泡灌洗等方式获取标本,但需注意操作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在血清学检查时要考虑儿童的生理特点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结合儿童的具体病情和年龄等因素综合分析检测结果,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来准确诊断真菌性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