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有阴道出血(性生活等后接触性出血、绝经后不规则出血等)和阴道排液(白色或血性、稀薄或腥臭等,晚期有恶臭白带)等症状表现;筛查方法包括宫颈细胞学检查(21岁后或性生活3年后开始)、HPV检测(高危型持续感染是主因,阳性需进一步检查)、阴道镜检查(细胞学异常或HPV阳性时进行,活检是金标准);不同人群中,年轻女性(性生活早、伴侣多者)、老年女性、有妇科病史人群需分别注意定期筛查或密切随访。
一、症状表现
1.阴道出血:性生活后或妇科检查后可能出现接触性出血,绝经后女性若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也需警惕。年轻患者可能表现为经期延长、经量增多;老年患者则常为绝经后不规则阴道流血。例如,有研究表明,约80%的宫颈癌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阴道出血症状。
2.阴道排液:多数患者有阴道排液,液体可为白色或血性,稀薄如水样或米泔状,或有腥臭。晚期患者因癌组织坏死伴感染,可有大量脓性或米汤样恶臭白带。
二、筛查方法
1.宫颈细胞学检查:是宫颈癌筛查的基本方法,一般在性生活开始3年后或21岁后开始进行。通过采集宫颈表面的细胞进行显微镜下观察,能发现宫颈细胞的异常变化。例如,常规的TCT(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检查,能较准确地检测出宫颈细胞是否有癌前病变或癌变迹象。
2.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HPV检测可检测是否感染高危型HPV。如果HPV检测阳性,尤其是高危型HPV16、18型等持续阳性,需进一步进行阴道镜检查等。
3.阴道镜检查:当宫颈细胞学检查结果异常(如ASCUS-非典型鳞状细胞、LSIL-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等)或HPV检测高危型阳性时,需要进行阴道镜检查。阴道镜可放大宫颈图像,观察宫颈表面血管、上皮等变化,发现可疑病变部位并取活检,活检病理结果是诊断宫颈癌的金标准。
三、不同人群需注意的情况
1.年轻女性:性生活开始较早、性伴侣较多的年轻女性属于宫颈癌的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宫颈细胞学和HPV筛查。比如18-25岁的女性,若有多个性伴侣,更要重视筛查,因为过早开始性生活及多个性伴侣会增加HPV感染的风险,进而增加患宫颈癌的可能性。
2.老年女性:绝经后的老年女性也不能放松警惕,仍需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包括宫颈相关的筛查项目。随着年龄增长,身体免疫力下降等因素,仍可能发生宫颈癌,所以定期筛查有助于早期发现病变。
3.有妇科病史人群:曾有宫颈病变病史,如慢性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变等的人群,患宫颈癌的风险相对较高,需要更密切地进行宫颈筛查项目的随访,比如可能需要缩短筛查间隔时间等,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