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癌是发生于子宫不同组织部位的恶性肿瘤涵盖子宫内膜癌(病变起源于子宫内膜)及子宫肉瘤(发生于子宫肌层或间质等区域),子宫内膜癌常见病理类型为腺癌等,高危因素有肥胖、高血压等,早期主要呈阴道不规则流血等,可通过妇科超声等筛查,早期以手术治疗为主;宫颈癌专指发生在子宫颈部位的恶性肿瘤,最常见病理类型是鳞状细胞癌,主要危险因素为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持续感染,早期大多无症状,病情发展后有接触性阴道流血等,常用筛查方法有宫颈细胞学检查和HPV检测,早期以手术治疗为主中晚期多采用放化疗联合等综合治疗手段。
一、定义与发病部位
1.子宫癌:是发生于子宫不同组织部位的恶性肿瘤,涵盖子宫内膜癌(病变起源于子宫内膜)以及子宫肉瘤(发生于子宫肌层或间质等区域);2.宫颈癌:专指发生在子宫颈部位的恶性肿瘤,病变局限于子宫颈区域。
二、病理类型
1.子宫癌中子宫内膜癌常见病理类型为腺癌,约占80%-90%,还存在少见的浆液性癌、透明细胞癌等;2.宫颈癌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鳞状细胞癌,约占75%-80%,其次有腺癌及腺鳞癌等。
三、危险因素
1.子宫癌:子宫内膜癌的高危因素包含肥胖、高血压、糖尿病、未孕、晚育、长期服用雌激素等,绝经后长期应用雌激素且无孕激素拮抗是关键诱因;2.宫颈癌:主要危险因素为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另外,多个性伴侣、初次性生活过早、多孕多产、免疫功能低下等也与之相关。
四、症状表现
1.子宫癌:子宫内膜癌早期主要呈现阴道不规则流血,尤其是绝经后阴道流血,病情进展时可出现阴道排液,多为血性或浆液性分泌物,晚期会出现下腹部及盆腔疼痛等;子宫肉瘤较为少见,症状缺乏特异性,可有阴道不规则流血、腹部包块、腹痛等;2.宫颈癌:早期大多无症状,病情发展后可出现接触性阴道流血(如性生活后或妇科检查后出血),晚期可出现阴道不规则流血、阴道排液(多为淘米水样且伴有恶臭味)、尿频、尿急、便秘、下肢肿痛等症状。
五、筛查诊断
1.子宫癌:子宫内膜癌可通过妇科超声检查观察子宫内膜厚度等情况,诊断性刮宫或宫腔镜下活检是确诊的金标准;子宫肉瘤可借助超声、CT、MRI等影像学检查以及病理活检来明确诊断;2.宫颈癌:常用筛查方法有宫颈细胞学检查(如TCT)和HPV检测,确诊需进行宫颈活检及宫颈锥切术等病理检查。
六、治疗方法
1.子宫癌:子宫内膜癌早期以手术治疗为主,依据分期辅以放疗、化疗等;晚期或复发患者采用综合治疗;子宫肉瘤治疗以手术为主,术后根据情况辅助化疗、放疗等;2.宫颈癌:早期宫颈癌以手术治疗为主,中晚期宫颈癌多采用放化疗联合治疗等综合治疗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