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手术治子宫肌瘤具创伤小等优势适用于有症状等患者,术前需完善检查评估及做肠道禁食准备,手术在麻醉下经穿刺孔操作,术后要观察生命体征等,有出血等并发症需应对,妊娠期、老年及盆腔粘连病史患者有相应注意事项。
一、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优势
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具有显著优势,相较传统开腹手术,其创伤小,术后疼痛较轻,肠功能恢复时间更早,住院天数平均比开腹手术少3~5天2。研究表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能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且美容效果佳,患者术后恢复更快,利于早日回归正常生活与工作。
二、手术适应证
适用于有症状的子宫肌瘤患者,如因月经过多导致贫血、出现压迫症状(如尿频、便秘等)、肌瘤引起不孕或反复流产等情况。同时需综合评估肌瘤情况,一般单个肌瘤直径≤10cm、多个肌瘤总数≤10个相对更适合行腹腔镜手术3,但具体还需结合患者个体情况由医生全面判断。
三、术前准备
1.检查评估:完善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传染病筛查、妇科超声等检查,以全面了解患者身体状况;评估心肺功能,确保患者能耐受手术。
2.肠道与禁食准备:术前禁食禁水6~8小时,肠道准备可根据情况选择清肠剂等,以减少术中肠道干扰及术后肠道并发症风险。
四、手术过程
在全身或椎管内麻醉下,于脐部及下腹部做几个穿刺孔,插入腹腔镜及操作器械。先分离盆腔粘连,暴露肌瘤,再用超声刀或电刀等器械剔除肌瘤,最后缝合肌层。整个手术通过腹腔镜监视操作,视野清晰,能精准处理肌瘤。
五、术后护理
1.生命体征与伤口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注意伤口有无渗血、感染等情况。
2.活动与饮食:鼓励早期下床活动,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及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术后饮食逐渐从流质过渡到正常饮食,保证营养摄入利于恢复。
3.复查评估:术后需定期复查超声,评估肌瘤剔除情况及子宫恢复状况。
六、并发症及应对
可能出现出血、感染、周围脏器损伤(如膀胱、肠管)、肌瘤残留等并发症。若出现相关症状需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如出血严重时可能需再次手术止血等。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妊娠期患者:妊娠期合并子宫肌瘤行腹腔镜手术时,需特别关注手术对妊娠的影响,尽量选择合适孕周操作,密切监测妊娠进展及术后子宫情况。
2.老年患者:需评估心肺功能耐受性,术后加强呼吸功能锻炼,预防肺部并发症,同时注意加强营养支持及伤口护理,因老年患者恢复相对较慢。
3.盆腔粘连病史患者:手术中需更谨慎操作,仔细分离粘连,防止在分离过程中导致周围脏器损伤,术前应详细了解盆腔粘连情况并制定个性化手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