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缓解霉菌性阴道炎瘙痒等症状,需保持局部清洁卫生,每日温水清洗外阴、勤换棉质宽松内裤;避免搔抓以防皮肤破损加重病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遵医嘱用抗真菌药物治疗,特殊人群用药需谨慎;调整饮食,避免辛辣、高糖食物,保持规律作息提高免疫力;有性生活的女性患病时性伴侣需同治以防交叉感染。
一、保持局部清洁卫生
1.每日清洗:每天用温水清洗外阴,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洗液或肥皂,因为刺激性物质可能会加重瘙痒症状。温水清洗可以去除局部的分泌物等,减少对局部皮肤的刺激。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清洗时都要注意动作轻柔,尤其是女性在经期等特殊时期更要加强外阴清洁。
2.勤换内裤:选择棉质、宽松的内裤,勤换内裤,洗净的内裤要放在通风处晾干,避免霉菌滋生。棉质内裤透气性好,有助于保持外阴干燥环境,不利于霉菌生长。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都应注意内裤的更换频率,比如久坐人群更要注意及时更换内裤,防止局部潮湿。
二、避免搔抓
1.搔抓会导致局部皮肤破损,不仅可能引起感染加重病情,还会使瘙痒进一步加剧。无论是哪个年龄段、何种性别的患者,都要尽量克制搔抓的冲动,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等方式来缓解想搔抓的欲望。如果瘙痒实在难忍,可以轻轻拍打瘙痒部位来代替搔抓。
三、就医明确诊断并规范治疗
1.及时就医:当出现霉菌性阴道炎瘙痒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进行相关检查,如白带常规检查等,以明确诊断。不同年龄的人群就医时的表现可能不同,儿童患者可能会表现出烦躁、搔抓外阴等情况,成年女性可能会诉说外阴瘙痒、白带异常等症状。
2.药物治疗:医生会根据病情给予抗真菌药物治疗,如局部使用克霉唑制剂等抗真菌药膏或栓剂等。但需注意,药物的使用应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特殊人群如孕妇、哺乳期女性等在用药时要特别谨慎,因为药物可能会对胎儿或婴儿产生影响,需要医生权衡利弊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四、调整生活方式
1.饮食方面: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高糖食物等,因为高糖食物可能会促进霉菌生长繁殖,加重瘙痒等症状。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在饮食调整上都要注意,比如经常在外就餐的人群要尽量选择清淡、低糖的食物。
2.作息方面:保持规律的作息,充足的睡眠,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增强身体对霉菌的抵抗力。生活方式不规律的人群应尽量调整作息时间,保证每天有足够的睡眠时间,一般成年人建议每天睡眠7-8小时。
五、伴侣同治
如果是有性生活的女性患霉菌性阴道炎,其性伴侣也可能携带霉菌,虽然男性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也需要同时进行治疗,否则容易在男女之间交叉感染,导致病情反复。所以性伴侣也要配合医生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