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心掌心真菌感染是皮肤癣菌等真菌侵袭手部致感染的疾病,病因包括长期潮湿等环境因素及免疫力低等自身因素,症状有皮肤红斑丘疹脱屑水疱及瘙痒,诊断靠真菌镜检和培养,治疗分非药物(保持干燥清洁、避免搔抓)和药物(用抗真菌乳膏),预防需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交叉感染、增强免疫力,儿童要遵医嘱用温和制剂,免疫力低下人群需注重护理并及时就医治疗。
一、定义
手心掌心真菌感染是由皮肤癣菌等真菌侵袭手部皮肤所引发的感染性疾病,可导致手部皮肤出现一系列病理改变。
二、病因
1.环境因素:长期处于潮湿环境,如频繁洗手、手部多汗等,为真菌滋生提供适宜条件;接触公共浴池、游泳池等场所的被污染物品,易接触到致病菌从而感染。2.自身因素:机体免疫力低下时,更易受真菌侵袭;既往有手足癣等真菌感染病史者,手部再次感染真菌的风险增加。
三、症状表现
1.皮肤损害:初期可出现红斑、丘疹,随后逐渐向周围蔓延,表现为边界清晰的脱屑区,皮肤质地变粗糙;病情发展可能出现水疱,水疱干涸后会脱屑。2.自觉症状: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搔抓可能导致皮肤破损,进一步加重感染或引发继发细菌感染。
四、诊断方法
1.真菌镜检:取病变部位皮屑进行显微镜检查,若发现菌丝或孢子,可初步提示真菌感染。2.真菌培养:将皮屑接种于培养基中培养,能明确真菌的具体种类,为后续针对性治疗提供依据。
五、治疗原则
(一)非药物干预
1.保持干燥清洁:经常用清水清洗手部,洗完后及时擦干,尤其要注意指间部位的干燥,避免长期处于潮湿状态。2.避免搔抓:搔抓易导致皮肤破损,不仅可能加重自身感染扩散,还可能引发继发感染,需尽量克制搔抓冲动。
(二)药物治疗
使用抗真菌药物,如外用咪康唑、酮康唑等抗真菌乳膏,但具体药物选择需由医生根据病情判断,且儿童等特殊人群使用需谨慎评估。
六、预防措施
1.注意个人卫生: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保持手部清洁,接触公共物品后及时洗手。2.避免交叉感染:不与他人共用毛巾、手套等个人物品;在公共浴室、游泳池等场所,尽量穿着拖鞋,减少直接接触污染物品的机会。3.增强免疫力: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以维持机体良好的免疫状态,降低真菌感染风险。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皮肤较为娇嫩,发生手心掌心真菌感染时,应避免自行滥用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温和、适合儿童使用的抗真菌制剂,且要注意用药部位的清洁护理,防止反复感染。2.免疫力低下人群:如糖尿病患者、艾滋病患者等,需更加注重手部皮肤的护理,严格控制基础疾病,若发生真菌感染,应及时就医,在治疗基础疾病的同时积极抗真菌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