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小儿急性支气管炎
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是儿童时期常见呼吸道疾病多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主要影响2岁以下婴幼儿,病因有感染因素(病毒为主细菌多继发于病毒感染)及小儿自身因素(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致易发病),临床表现有初期干咳后咳痰伴发热婴幼儿可气促等,体征为听诊双肺呼吸音粗糙有散在不固定干啰音或湿啰音,诊断依据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血常规提示感染类型胸片见肺纹理增粗),治疗原则包括对症支持(止咳祛痰、发热处理、休息通风多饮水)和抗感染治疗(有细菌证据用抗菌药物),特殊人群婴幼儿需密切观察异常表现、避免接触过敏原及保证营养均衡。
一、定义
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是儿童时期常见的呼吸道疾病,由各种致病原(如病毒、细菌等)引发的支气管黏膜炎症,多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主要影响2岁以下婴幼儿。
二、病因
(一)感染因素
病毒是主要致病原,常见如鼻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细菌感染可由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引起,通常在病毒感染基础上继发。
(二)小儿自身因素
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决定易发病,其气道狭窄、纤毛运动功能差、免疫功能未完善,对病原体抵御能力弱,且气管、支气管管腔相对狭小,炎症时易致分泌物阻塞,引发症状。
三、临床表现
(一)主要症状
初期多为干咳,随后可出现咳痰,痰液性质因病情而异;部分患儿伴有发热,体温可呈低热至高热;婴幼儿可能出现气促、呼吸频率增快等表现。
(二)体征
听诊时双肺呼吸音粗糙,可闻及不固定的散在干啰音或湿啰音,啰音部位不固定,咳嗽后可减少或消失。
四、诊断
(一)症状与体征
依据患儿咳嗽、咳痰、发热等症状,结合医生听诊发现双肺呼吸音改变及散在啰音等体征初步判断。
(二)辅助检查
血常规可提示感染类型,病毒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多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细菌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常升高。胸片可见肺纹理增粗,部分患儿可无明显异常。
五、治疗原则
(一)对症支持
咳嗽明显者可使用祛痰止咳药物缓解症状;发热时需关注患儿状况,以舒适度为标准处理,优先非药物干预,若需用药遵医嘱;保持患儿充足休息,保证室内空气流通、湿度适宜,鼓励多饮水以湿化气道,利于痰液排出。
(二)抗感染治疗
有细菌感染证据时,可针对性使用抗感染药物,如明确为细菌感染可选用相应抗菌药物,但需严格遵医学规范。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婴幼儿因呼吸道解剖结构稚嫩,病情变化相对较快,家长需密切观察其体温、呼吸频率、咳嗽程度等情况,若出现呼吸急促、口唇发绀、精神萎靡等异常表现应立即就医。同时,婴幼儿气道更易因痰液堵塞,需避免其接触过敏原及刺激性气体,保证营养均衡摄入以提升机体抵抗力,促进康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