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炎是妇科常见疾病,有瘙痒、疼痛、红肿、分泌物异常、溃疡或皲裂等症状,用药需依病因,细菌性外阴炎用抗厌氧菌药物,霉菌性外阴炎用抗真菌药物,滴虫性外阴炎用甲硝唑,非特异性外阴炎用相应药物,孕妇和儿童患外阴炎用药需特殊考虑,孕妇慎用口服药,儿童优先非药物干预且用药需遵医嘱。
一、外阴炎的症状
外阴炎是妇科常见疾病,不同病因引起的外阴炎症状有所差异,但主要有以下共同或典型表现:
瘙痒:外阴部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瘙痒感,有的患者瘙痒较为轻微,仅在偶尔时感觉到,而有的患者瘙痒感非常强烈,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睡眠,这种瘙痒感在夜间往往会加剧。例如,霉菌性外阴炎患者通常会有较为明显的瘙痒症状,瘙痒程度因人而异,部分患者瘙痒难忍。
疼痛:部分患者会出现外阴疼痛,在行走、性交、排尿时可能会加重疼痛。比如,非特异性外阴炎患者可能会有外阴部位的灼痛等疼痛表现。
红肿:外阴皮肤黏膜会出现红肿现象,严重时可能会有肿胀明显的情况。像急性外阴炎患者,外阴部位可见明显的红肿,皮肤可能会变得潮红。
分泌物异常:患者的阴道分泌物可能会增多,且分泌物的性状会发生改变。例如,滴虫性外阴炎患者的分泌物通常为稀薄脓性、黄绿色、泡沫状且有臭味;霉菌性外阴炎患者的分泌物多为白色稠厚呈凝乳或豆腐渣样。
溃疡或皲裂:病情较为严重时,外阴皮肤可能会出现溃疡或皲裂,如一些慢性外阴炎患者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
二、外阴炎的用药
外阴炎的用药需要根据不同的病因来选择合适的药物:
细菌性外阴炎:一般可使用抗厌氧菌药物,如甲硝唑等。甲硝唑可以抑制厌氧菌的生长繁殖,从而缓解炎症症状。
霉菌性外阴炎:通常使用抗真菌药物,例如克霉唑制剂、咪康唑制剂等。这些药物能够抑制真菌的生长,减轻霉菌性外阴炎引起的瘙痒、红肿等症状。
滴虫性外阴炎:常用药物为甲硝唑,通过杀灭阴道毛滴虫来治疗滴虫性外阴炎。
非特异性外阴炎:可根据具体情况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或激素类药物等。比如,对于有细菌感染迹象的非特异性外阴炎,可能会使用相应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特殊人群方面,孕妇患外阴炎时用药需要格外谨慎。孕妇由于身体的特殊生理状态,用药不当可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在选择药物时,要充分考虑药物对胎儿的安全性,尽量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并且需要在医生的严格指导下使用药物。例如,孕妇患霉菌性外阴炎时,应避免使用口服的抗真菌药物,可选择局部外用的较为安全的抗真菌制剂。儿童患外阴炎时,由于其生理特点与成人不同,一般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如保持外阴清洁干燥等,如果需要用药,必须在医生的精确诊断和指导下,选择刺激性小、适合儿童使用的药物,避免使用可能对儿童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