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流感潜伏期无明显症状但具传染性,急性期发病1-3天有高热等全身及呼吸道症状且传染性强,恢复期体温渐复但呼吸道症状可持1-2周,治疗包括发病48小时内用抗流感病毒药、对症处理(高热、呼吸道症状、一般支持)及重症住院治疗,特殊人群中儿童需密切观察病情及遵儿科用药原则,老年人易发展为重症需加强监测,孕妇要及时就医评估治疗,基础疾病患者需控制基础病并关注病情进展。
一、甲型流感各阶段症状
(一)潜伏期
通常为1~7天,多数为2~4天,此阶段一般无明显症状,但具有传染性,病毒在体内复制但尚未引发明显临床表征。
(二)急性期
发病后1~3天为主,全身症状明显,表现为突发高热(体温可迅速升至39~40℃,部分患者伴寒战)、头痛、全身酸痛、乏力等;呼吸道症状有咳嗽、咽痛、流涕、鼻塞等,部分儿童可出现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此阶段病毒活跃,传染性强。
(三)恢复期
体温逐渐恢复正常,全身症状好转,但咳嗽、乏力等呼吸道症状可能持续1~2周,机体逐步恢复,但仍需注意休息以完全康复。
二、治疗方法
(一)抗病毒治疗
发病48小时内使用抗流感病毒药物效果较好,如奥司他韦等,可抑制病毒复制,缩短病程、减轻症状严重程度,需遵医嘱使用。
(二)对症治疗
1.高热处理:可采用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儿童避免使用含阿司匹林的药物,以防引发Reye综合征;必要时可使用退热药物,但需谨慎选择。
2.呼吸道症状缓解:咳嗽明显者可适当使用止咳药物,鼻塞、流涕严重时可使用鼻减充血剂等,但需注意儿童等特殊人群的用药禁忌。
3.一般支持治疗:患者需多休息、多饮水,保持室内通风,保证充足营养摄入,以促进机体恢复。
(三)重症患者处理
对于出现呼吸急促、口唇发绀、意识障碍等重症表现的患者,需及时住院治疗,给予吸氧、机械通气等生命支持措施,并密切监测病情变化。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感染甲型流感时需密切观察病情,警惕高热惊厥等情况,用药需严格遵循儿科用药原则,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如含阿司匹林的药物;家长应加强护理,保证儿童休息和水分摄入。
(二)老年人
老年人免疫力相对较低,感染后易发展为重症,需加强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持续不退、呼吸急促等异常表现应及时就医,积极配合治疗基础疾病,降低流感相关风险。
(三)孕妇
孕妇感染甲型流感风险较高,可能影响自身及胎儿健康,需及时就医评估病情,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合适的治疗,密切关注自身和胎儿状况。
(四)基础疾病患者
患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感染甲型流感后,病情可能加重,需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同时密切关注流感病情进展,遵循医生制定的综合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