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脊髓炎可出现运动障碍、感觉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运动障碍急性期多为截瘫,恢复期需康复训练;感觉障碍有病变节段以下感觉缺失及部分患者有束带感;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表现为二便障碍及其他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儿童、女性特殊时期及有相关基础病史者需特殊关注。
一、运动障碍
1.急性期:多表现为截瘫,即双下肢无力或完全瘫痪,起病急骤,数小时至数天内可发展至完全性截瘫。部分患者可先出现双下肢麻木、无力,随后逐渐加重。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运动功能障碍可能会对其未来的行走等功能产生更显著的影响,需密切关注其肌肉力量、肌张力等变化情况。在性别方面,不同性别在急性脊髓炎运动障碍的表现上并无明显差异,但女性在妊娠、哺乳期等特殊生理时期,机体状态可能会影响病情的发展和恢复。生活方式方面,长期缺乏运动或运动不当的人群可能在患病后运动障碍恢复相对较慢。有既往神经系统疾病病史的患者,其运动功能基础可能较差,恢复过程可能更为复杂。
2.恢复期:随着病情的好转,瘫痪肢体的肌张力逐渐恢复,肌力开始逐渐增强,可能会出现肌肉萎缩等情况,需要进行康复训练来促进运动功能的恢复,康复训练的强度和方式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恢复情况进行调整。
二、感觉障碍
1.病变节段以下感觉缺失:患者病变节段以下的所有感觉,包括痛觉、温度觉、触觉等都会丧失。在儿童患者中,由于其表述能力相对有限,可能需要通过一些简单的测试方法来评估感觉障碍的程度,如用棉花轻触皮肤观察其反应等。女性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身体的感觉敏感性可能会有一定变化,但一般不影响急性脊髓炎感觉障碍的基本表现。生活方式中,长期接触刺激性物质可能会影响皮肤感觉的敏感度,但与急性脊髓炎本身的感觉障碍表现关系不大。有皮肤疾病病史的患者,其皮肤感觉可能已有一定异常,在急性脊髓炎合并感觉障碍时需综合判断。
2.感觉异常:部分患者在感觉缺失平面上缘可有束带感,即局部有束缚样的感觉异常。
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1.二便障碍:早期常表现为尿潴留,膀胱无充盈感,需进行导尿处理;随着病情的恢复,可能逐渐出现尿失禁。大便则表现为便秘,患者排便困难。儿童患者由于泌尿系统和消化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二便障碍可能会对其生长发育产生影响,需要特别注意护理,防止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女性在孕期或哺乳期,泌尿系统和消化系统的生理状态可能会有所不同,在处理二便障碍时需考虑这些因素。生活方式中,饮水过少等可能会加重便秘和尿潴留的情况。有泌尿系统或消化系统基础疾病的患者,二便障碍的处理更为复杂。
2.其他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表现:病变节段以下皮肤干燥、无汗、指甲松脆等,还可能出现血压异常等情况,如血压偏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