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炎是妇科常见疾病,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宫颈炎由性传播或内源性病原体感染引起,性活跃期女性易患,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异常及相关出血、尿道症状;慢性宫颈炎多由急性转变或宫颈损伤等引起,生育年龄女性常见,多数无症状,少数有分泌物异常、出血等,检查可见宫颈多种改变,诊断靠妇科等检查,治疗依类型病因采取措施,预防需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不洁性生活、定期妇科检查等。
一、急性宫颈炎
1.病因
主要由性传播病原体感染引起,如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等;也可由内源性病原体如部分厌氧菌、需氧菌等感染所致。例如,不洁性生活、多个性伴侣等情况会增加急性宫颈炎的发生风险。对于女性来说,若有高危性行为且不注意卫生,就容易感染相关病原体引发急性宫颈炎。
年龄因素上,性活跃期的女性相对更易患急性宫颈炎,因为此阶段女性的生殖系统处于相对敏感和易受感染的状态。
2.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呈黏液脓性,阴道分泌物刺激可引起外阴瘙痒及灼热感。此外,可出现经间期出血、性交后出血等症状。若合并尿道感染,可出现尿急、尿频、尿痛等症状。例如,患者可能发现自己的白带量较平时明显增多,质地黏稠且颜色发黄,同时在性生活后或非经期出现阴道流血情况。
二、慢性宫颈炎
1.病因
多由急性宫颈炎转变而来,如急性宫颈炎治疗不彻底,病原体隐藏于宫颈黏膜内形成慢性炎症;也可由分娩、流产或手术损伤宫颈后,病原体入侵而引起慢性炎症。另外,长期慢性刺激,如卫生习惯不良、阴道异物长期刺激等,也可导致慢性宫颈炎。对于有过宫腔操作史(如流产、刮宫等)的女性,宫颈受到损伤后,若护理不当,就容易引发慢性宫颈炎。
年龄方面,生育年龄女性相对更常见慢性宫颈炎,但绝经期后女性若有宫颈相关刺激因素也可能发病。
2.临床表现
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少数患者可有阴道分泌物增多,呈淡黄色或脓性,性交后出血,月经间期出血,偶有分泌物刺激引起外阴瘙痒不适。妇科检查可发现宫颈有不同程度的糜烂样改变、肥大、息肉、囊肿等表现。例如,有的患者可能只是在体检时发现宫颈有糜烂样改变,但自身并无明显不适症状。
宫颈炎的诊断主要通过妇科检查、阴道分泌物检查、病原体检测等。治疗则根据不同类型和病因采取相应措施,急性宫颈炎主要采用抗生素治疗,慢性宫颈炎可采用物理治疗(如激光、冷冻等)或手术治疗等。对于不同年龄、不同生活方式的女性,在预防宫颈炎方面应注意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避免不洁性生活,定期进行妇科检查等。例如,青春期女性应了解基本的生殖健康知识,注意经期卫生;育龄女性要避免不必要的宫腔操作,如有妇科炎症应及时规范治疗;围绝经期女性也不能忽视妇科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处理宫颈炎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