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感染咳嗽由肺炎支原体经飞沫传播致儿童青少年易聚集发病,表现为刺激性干咳伴发热等全身症状,血常规等检查有相应特点,儿童多见,确诊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等治疗;咽炎咳嗽因病毒、细菌感染或环境、过敏等致咽部炎症,以咽部不适等间断咳嗽为主,血常规依感染类型有不同表现,咽部检查有特征,儿童需保持咽部清洁,成人职业因素者改善环境,针对病因对症治疗并注意口腔卫生等。
一、病因差异
1.支原体感染引发的咳嗽:由肺炎支原体感染导致,该病原体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儿童及青少年群体易感性较高,常于学校、幼儿园等人群密集场所呈现聚集性发病态势;2.咽炎咳嗽:多因病毒(如鼻病毒、腺病毒等)、细菌(如A组β溶血性链球菌等)感染,或长期吸烟、接触粉尘、化学气体等环境因素,以及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等过敏因素引发咽部黏膜炎症进而导致咳嗽。
二、临床表现区别
1.支原体感染引发的咳嗽:主要为刺激性干咳,可伴随发热,体温可达39℃左右,热程可持续2~3周,部分患儿还会伴有咽痛、头痛、乏力等全身症状;2.咽炎咳嗽:以咽部不适、咽干、咽痒为主要表现,继而引发咳嗽,咳嗽多为间断性,常因咽部异物感等刺激发作,部分患者可伴有咽部疼痛、声音嘶哑等,一般无明显发热或仅有低热。
三、辅助检查不同
1.支原体感染引发的咳嗽: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增高,淋巴细胞比例可升高;血清学检查中支原体IgM抗体一般在感染后2~3周呈阳性;病原学检查可通过咽拭子等标本检测出肺炎支原体;2.咽炎咳嗽:血常规检查若为病毒感染所致,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若为细菌感染所致,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可增高;咽部检查可见咽部黏膜充血、水肿,或有脓性分泌物等表现,无肺炎支原体相关检测阳性结果。
四、特殊人群情况考量
1.儿童:支原体感染引发的咳嗽在儿童中较为多见,儿童感染后咳嗽症状可能相对突出,需注意与其他儿童呼吸道疾病鉴别;咽炎咳嗽在儿童中可因上呼吸道感染等因素诱发,儿童患者需注重保持咽部清洁,避免接触刺激性物质;2.成年人:成年人患支原体感染引发的咳嗽时,需注意休息、加强营养支持;咽炎咳嗽的成年人若因职业因素长期接触刺激性环境,需考虑改善工作环境以缓解症状。
五、应对举措
1.支原体感染引发的咳嗽:确诊后可采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同时可进行对症止咳治疗,如使用止咳糖浆等缓解咳嗽症状,治疗中需留意药物不良反应及病情变化;2.咽炎咳嗽:针对病因治疗,若为病毒感染以对症治疗为主,若为细菌感染可使用抗生素,若为过敏因素需避免接触过敏原并使用抗过敏药物,同时要保持口腔卫生、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减少对咽部的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