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息肉是由子宫内膜局部过度增生形成突出宫腔由腺体间质血管组成蒂长短不一的肿物,病因有雌激素水平过高、炎症刺激及年龄增长、肥胖、高血压等,临床表现部分无症状或有异常子宫出血、不孕等,诊断靠超声初步筛查宫腔镜为金标准,治疗有观察等待、手术切除及药物,特殊人群中育龄期要评估受孕影响,绝经后防恶变需活检,有基础病者要控基础病。
一、定义
子宫内膜息肉是由子宫内膜局部过度增生形成的肿物,呈单个或多个突出于子宫腔内,由腺体、间质及血管组成,蒂部长短不一。
二、病因
1.雌激素水平过高:长期受雌激素刺激可促使子宫内膜过度增生,增加息肉形成风险,如青春期少女、围绝经期女性或长期服用雌激素类药物者易受影响。2.炎症刺激:慢性炎症持续作用于子宫黏膜,可诱发子宫内膜局部组织增生形成息肉,如宫腔手术史、阴道炎、宫颈炎未规范治疗等情况可能增加炎症刺激风险。3.其他因素:年龄增长、肥胖、高血压等也可能与子宫内膜息肉发病相关,肥胖者体内脂肪组织可转化更多雌激素,加重雌激素对子宫内膜的刺激。
三、临床表现
1.无症状情况: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多在体检(如超声检查)或因其他疾病检查时偶然发现。2.有症状表现:
异常子宫出血:常见月经间期出血、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等,尤其育龄期女性可能因出血影响受孕。
不孕:息肉可能影响受精卵着床,导致育龄期女性不孕发生率增加。
四、诊断方法
1.超声检查:为初步筛查手段,可发现宫腔内异常回声,呈现高回声团块,有助于提示息肉可能,但需结合其他检查确诊。2.宫腔镜检查:是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金标准,能直接观察宫腔内息肉的形态、位置,并可取组织进行病理活检,明确息肉性质(如是否存在恶变等)。
五、治疗方式
1.观察等待:对于无症状、较小的息肉,若不影响月经及生育,可定期复查超声,监测息肉变化。2.手术治疗:
宫腔镜下息肉切除术是主要手术方式,适用于有症状或较大的息肉,能直接去除病灶。3.药物治疗:多用于术前缩小息肉体积或术后预防复发,常用孕激素类药物等,但需在医生指导下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用。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育龄期女性:若存在不孕情况且发现子宫内膜息肉,需及时评估息肉对受孕的影响,必要时通过手术等方式处理息肉以提高受孕几率;同时要关注自身激素水平变化,维持内分泌平衡。2.绝经后女性:出现异常子宫出血发现子宫内膜息肉时,需高度警惕恶变可能,应积极进行病理活检明确性质,以便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日常要注意定期进行妇科检查,监测身体状况。3.有基础疾病人群:合并高血压、肥胖等基础疾病的患者,需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如通过合理饮食、运动等控制体重,将血压等指标控制在合理范围,以降低手术风险及利于术后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