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统称,是常见社区获得性感染,多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有季节性各年龄段可发病,病因中病毒感染占比高细菌感染占比次之且机体免疫力下降是诱因,临床表现有局部和全身症状,诊断依据病史等及实验室检查,治疗原则包括一般治疗、对症治疗、抗感染治疗,特殊人群中儿童需及时就医老人易并发严重疾病需监测体征孕妇用药谨慎需遵医嘱。
一、定义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统称,是最常见的社区获得性感染之一,主要侵犯鼻、咽、喉部等上呼吸道部位,多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好发于冬春季节,各年龄段人群均可发病。
二、病因
1.病原体:约70%~80%由病毒感染引起,常见病毒包括鼻病毒、冠状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等;细菌感染约占20%~30%,常见病原体为溶血性链球菌,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等。
2.诱因:机体免疫力下降是发病的重要诱因,如受凉、劳累、气候突变、过度疲劳等,可导致原本寄生于上呼吸道的病原体大量繁殖或侵入机体引发感染。
三、临床表现
1.局部症状:起病较急,常见鼻塞、流清水样鼻涕、咽痛、咳嗽等,部分患者可伴有打喷嚏。
2.全身症状:可有发热、头痛、乏力、肌肉酸痛等,体温可呈低热(37.3~38℃)、中度热(38.1~39℃)或高热(≥39℃),病程一般持续5~7天。
四、诊断
主要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中,病毒感染时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细菌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结合患者典型的上呼吸道症状可初步诊断,必要时可进行病原体检测(如病毒核酸检测、细菌培养等)以明确病因。
五、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患者需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多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清淡饮食,避免劳累。
2.对症治疗:针对发热、头痛等症状,可选用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等);鼻塞严重者可使用鼻减充血剂缓解症状;咳嗽明显者可使用止咳祛痰药物。
3.抗感染治疗:病毒感染一般无需使用抗病毒药物,可自愈;细菌感染时可根据病情选用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抗生素,但需严格遵医嘱使用。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免疫力相对较低,病情变化较快,出现症状时应避免自行滥用药物,需及时就医,注重休息与多饮水,密切观察体温及病情变化,防止出现高热惊厥等并发症。
2.老年人:机体功能减退,病情可能较重,易并发肺炎等严重疾病,需密切监测体温、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及时就医,遵医嘱治疗,注意加强营养支持,维持机体抵抗力。
3.孕妇:用药需谨慎,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药物,注意休息与保暖,密切关注自身及胎儿状况,如有异常及时就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