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史采集需询问发病时间起病缓急、前驱感染史、毒物化学品药物接触史;体格检查涵盖感觉、运动、反射检查;辅助检查包含实验室的血常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自身抗体检测,电生理的神经传导速度及肌电图检查,影像学的神经超声与神经MRI检查且各检查要考虑不同年龄人群特点。
一、病史采集
1.1询问发病时间与起病缓急,如急性起病的神经炎可能与感染、自身免疫反应相关,慢性起病者需排查代谢性疾病等;1.2了解有无前驱感染史,例如病毒(如带状疱疹病毒等)或细菌感染后出现神经炎,不同年龄人群前驱感染相关神经炎特点有差异,儿童可能与特定病毒感染关联更紧密;1.3排查接触毒物、化学品、药物史,如某些化疗药物可引发药物性神经炎,不同性别对药物的耐受性及易感性可能存在差异,需详细询问相关接触情况。
二、体格检查
2.1感觉功能检查,运用棉签、音叉等工具检测痛觉、温度觉、触觉、位置觉等,明确感觉障碍的分布范围,不同神经支配区域的感觉障碍表现不同,如桡神经受累时手背桡侧感觉异常;2.2运动功能检查,观察肌肉有无萎缩,通过肌力分级(0-5级)评估肌力情况,神经炎患者常出现肌力下降,不同年龄患者肌力表现受生长发育或衰老影响;2.3反射检查,包括深反射(膝反射、跟腱反射等)和浅反射,神经炎时多有反射减弱或消失,老年人神经反射本身可能减退,需注意与神经炎导致的反射改变区分。
三、辅助检查
3.1实验室检查
3.1.1血常规,若为感染性神经炎,可见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等,不同年龄人群血常规正常参考值范围不同,儿童血常规变化有其自身特点;3.1.2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用于排查糖尿病性神经炎,糖尿病患者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常异常,女性糖尿病患者妊娠等特殊时期需结合情况综合判断;3.1.3自身抗体检测,自身免疫性神经炎如格林-巴利综合征等可检测相关自身抗体,如抗GM1抗体等,不同性别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概率及抗体表现可能有差异。
3.2电生理检查
3.2.1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可发现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波幅降低等,明确神经受损部位与程度,不同类型神经炎电生理表现有区别,儿童神经发育未完全,电生理结果解读需考虑年龄因素;3.2.2肌电图检查,能发现肌肉失神经支配的电位变化,辅助诊断神经炎,老年人肌肉本身可能有退行性改变,需与神经炎导致的肌电改变区分。
3.3影像学检查
3.3.1神经超声,可观察神经形态、结构等,对部分神经病变有辅助诊断价值,儿童骨骼肌肉发育尚不完善,超声检查需注意操作规范;3.3.2神经MRI,能更清晰显示神经病变情况,如神经有无增粗、水肿等,复杂神经病变诊断时需结合MRI结果,不同年龄患者神经MRI表现因生理结构差异有不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