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暴露于冷空气时冷空气先作用于皮肤、呼吸道等引发初始应激反应,特应性体质者接触时相关变应原与肥大细胞表面IgE结合致其脱颗粒释放炎性介质,非特应性体质者经固有免疫细胞启动炎症信号通路激活适应性免疫,皮肤过敏儿童皮肤敏感易现明显反应、老年人症状顽固恢复慢,呼吸道过敏经常户外活动及有过敏病史者易出现相关症状,年龄上儿童免疫系统不完善症状突出、老年人器官功能减退恢复弱,生活方式中长期户外活动等人群风险增加、室内活动保暖好者几率低,病史上有过敏性疾病病史者启动快症状易加重。
一、冷空气接触与初始刺激
当人体暴露于冷空气环境时,冷空气首先作用于皮肤、呼吸道黏膜等部位。以皮肤为例,寒冷刺激使皮肤血管收缩,局部血液循环暂时改变;对于呼吸道,冷空气进入鼻腔、气管等呼吸道通道,刺激黏膜表面神经末梢,引发机体的初始应激反应。
二、免疫应答启动机制
1.特应性体质人群的免疫反应:若个体为特应性体质,体内已存在针对冷空气相关变应原的特异性IgE抗体,该抗体预先结合在肥大细胞等免疫细胞表面。当再次接触冷空气时,空气中的相关变应原与肥大细胞表面的IgE特异性结合,触发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白三烯等炎性介质。
2.非特应性体质人群的免疫激活:非特应性体质人群接触冷空气后,机体免疫系统也会识别冷空气为“非己”物质,通过固有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等)的识别,启动炎症相关信号通路,逐步激活适应性免疫反应,引发后续的炎症级联反应。
三、过敏症状呈现及人群差异
(一)皮肤过敏表现
皮肤接触冷空气后,可能出现皮肤瘙痒、红斑、风团等症状。儿童由于皮肤屏障功能相对薄弱,皮肤敏感度高,接触冷空气后更易迅速出现明显皮肤反应;老年人皮肤老化,皮肤保湿能力下降,冷空气刺激下皮肤过敏症状可能更顽固,恢复相对缓慢。
(二)呼吸道过敏表现
呼吸道接触冷空气时,可出现打喷嚏、流鼻涕、咳嗽、喘息等症状。经常户外活动的人群因接触冷空气机会多,呼吸道过敏发生率相对较高;有过敏病史的人群,机体处于致敏状态,接触冷空气时更易触发过敏反应,症状可能更剧烈。
四、不同因素对冷空气过敏过程的影响
1.年龄因素: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皮肤及呼吸道黏膜更娇嫩,冷空气过敏时症状相对更突出;老年人各器官功能减退,尤其是呼吸道功能,冷空气过敏后恢复能力较弱,症状持续时间可能更长。
2.生活方式:长期户外活动、职业暴露于寒冷环境的人群,接触冷空气频率高,发生冷空气过敏的风险增加;室内活动为主且保暖措施良好的人群,接触冷空气机会少,过敏发生几率相对较低。
3.病史因素:既往有过敏性鼻炎、哮喘等过敏性疾病病史的人群,机体处于过敏致敏状态,再次接触冷空气时,过敏反应启动更迅速,症状更易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