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由子宫平滑肌细胞及结缔组织组成有假包膜与周围肌组织界限清,主要表现为经量增多等一般痛经不明显,超声下多为边界清晰低或等回声结节MRI上T1WI等信号T2WI低信号增强强化均匀,治疗依情况而定;子宫腺肌瘤是内膜腺体间质侵入子宫肌层无包膜病变处肌层肥厚,主要症状为进行性加重痛经伴经量增多等,超声下可见子宫肌层内不均匀低回声区边界不清MRI上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灶边界模糊,治疗结合情况,特殊人群育龄、围绝经期及有基础疾病者各有相应注意事项。
一、定义与病理特征差异
1.子宫肌瘤:是由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形成的良性肿瘤,由子宫肌层内的平滑肌细胞及结缔组织组成,具有假包膜,与周围肌组织界限相对清晰;2.子宫腺肌瘤:是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宫肌层所形成的局限性病变,无包膜,病变处肌层呈弥漫性或局限性肥厚,与周围正常肌层无明显界限。
二、临床表现区别
1.子宫肌瘤: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部分可出现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下腹包块、白带增多等,若肌瘤压迫周围组织还可引起尿频、便秘等症状,一般痛经不明显或较轻;2.子宫腺肌瘤:主要症状为进行性加重的痛经,多在月经来潮前1周左右开始出现,经期第1天最剧烈,可伴有经量增多,部分患者还可出现不孕等情况。
三、影像学表现不同
1.超声检查:子宫肌瘤超声下多表现为边界清晰的低回声或等回声结节,周围可见假包膜形成的环状低回声带;子宫腺肌瘤超声下可见子宫肌层内不均匀的低回声区,边界不清,病灶处肌层增厚;2.MRI检查:子宫肌瘤在MRI上T1WI呈等信号,T2WI呈低信号,增强扫描有明显强化且强化均匀;子宫腺肌瘤在T2WI上表现为子宫肌层内不均匀的高信号灶,边界模糊。
四、治疗差异考量
1.子宫肌瘤:治疗需根据患者年龄、症状、生育要求等综合决定,无症状的小肌瘤可定期随访观察,有症状者可考虑药物治疗(如GnRH-a等)、手术治疗(如肌瘤剔除术、子宫切除术等);2.子宫腺肌瘤:治疗也需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对于症状较轻、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可尝试药物保守治疗,症状严重、无生育要求的患者多考虑手术切除子宫等治疗方式,药物方面同样可使用GnRH-a等药物缓解症状,但手术是较常用的根治性手段。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育龄女性:子宫肌瘤若影响生育可能需要评估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子宫腺肌瘤导致的痛经和不孕可能影响生育计划,需及时就医评估;2.围绝经期女性:子宫肌瘤若无明显症状可密切观察,因绝经后肌瘤多可萎缩,而子宫腺肌瘤引起的痛经等症状可能随绝经有所缓解,但仍需定期复查;3.有基础疾病人群:若合并心血管疾病等,在选择药物或手术治疗时需充分评估药物对基础疾病的影响及手术风险,优先考虑对基础疾病影响较小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