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外耳道湿疹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外耳道皮肤炎症性疾病,表现为外耳道皮肤瘙痒、渗出等症状,因外耳道潮湿、长期使用抗生素等致真菌定植繁殖发病,局部因素有外耳道长期潮湿、长期用广谱抗生素滴耳液,全身因素有免疫力低下者及儿童易患病,症状有剧烈瘙痒等,体征是耳内镜下见外耳道皮肤红肿等,诊断靠耳内镜检查和真菌学检查,治疗分局部用抗真菌药等、全身用抗真菌药,预防要保持外耳道干燥、合理用药、增强免疫力,儿童需避免用刺激药等,孕妇用药需谨慎,糖尿病患者要控血糖并保持外耳道清洁干燥。
一、定义
真菌外耳道湿疹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外耳道皮肤炎症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外耳道皮肤瘙痒、渗出、红斑等症状,常因外耳道潮湿、长期使用抗生素或糖皮质激素等因素诱发真菌定植繁殖而发病。
二、病因
1.局部因素:外耳道长期处于潮湿环境,如游泳后未及时擦干、外耳道进水等,易为真菌滋生提供条件;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滴耳液,破坏外耳道正常菌群平衡,导致真菌过度增殖。
2.全身因素:机体免疫力低下者,如糖尿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易发生真菌感染;儿童因外耳道皮肤薄嫩、腺体分泌活跃,若护理不当也易罹患。
三、临床表现
1.症状:主要有外耳道剧烈瘙痒,可伴耳部闷胀感、听力下降等,部分患者外耳道可见白色或黄色分泌物,呈黏稠状或豆腐渣样。
2.体征:耳内镜下可见外耳道皮肤红肿、糜烂,表面覆有白色或灰白色真菌菌丝及痂皮,严重者可累及鼓膜。
四、诊断
1.耳内镜检查:直观观察外耳道皮肤及分泌物情况,发现异常真菌菌丝或痂皮。
2.真菌学检查:取外耳道分泌物进行涂片镜检或真菌培养,若镜下见菌丝或培养出致病真菌可明确诊断。
五、治疗
1.局部治疗:使用抗真菌药物,如局部涂抹抗真菌药膏(需依据病原菌选择合适药物),保持外耳道干燥,可使用干燥粉等辅助干燥。
2.全身治疗:对于病情严重、泛发的患者,可考虑口服抗真菌药物,但需严格评估药物适应证及禁忌证。
六、预防
1.保持外耳道干燥:游泳、洗头后及时擦干外耳道水分,避免长期处于潮湿环境。
2.合理用药:避免滥用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滴耳液,如需使用应在医生指导下规范应用。
3.增强免疫力:健康人群可通过均衡饮食、适度运动等方式提高机体免疫力,免疫力低下人群需积极治疗基础疾病。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外耳道皮肤娇嫩,应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药物,护理时动作轻柔,防止损伤外耳道皮肤,发现耳部不适及时就医。
2.孕妇:孕妇罹患真菌外耳道湿疹时,用药需谨慎,应在医生评估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后选择相对安全的治疗方案,避免自行用药。
3.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易并发真菌感染,需严格控制血糖,同时积极治疗外耳道真菌感染,注意保持外耳道清洁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