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宫颈癌疫苗前需进行HPV感染筛查,了解不同年龄及生活方式人群感染情况;进行宫颈TCT检查,观察宫颈细胞形态评估健康状况;询问过敏史,明确对疫苗成分等是否过敏;评估妊娠及哺乳情况,妊娠期不建议接种,哺乳期需与医生充分沟通后决定
一、HPV感染筛查
1.目的及意义:接种宫颈癌疫苗前需进行HPV(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筛查,因为若已感染某些高危型HPV,接种疫苗对已感染型别引起的病变预防作用有限,但仍可预防未感染型别HPV的感染。一般通过HPV核酸检测等方法进行,若检测结果呈阳性,需进一步评估病情,如同时进行宫颈TCT(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检查看宫颈细胞是否有异常改变。
2.年龄及生活方式影响:不同年龄人群HPV感染情况不同,年轻性生活活跃人群HPV感染率相对较高,而有多个性伴侣等高危性生活方式的人群HPV感染风险也会增加,所以这些人群在接种前更要重视HPV筛查,以全面了解自身感染状况来决定是否适合接种及后续处理方案。
二、宫颈TCT检查
1.目的及意义:宫颈TCT检查主要是观察宫颈细胞形态,判断宫颈是否有癌前病变或恶性病变。即使HPV检测阴性,若TCT检查发现异常,也需要进一步进行阴道镜等检查明确诊断。它能辅助医生全面评估宫颈健康状况,因为有些宫颈病变可能HPV感染并不明显,但细胞已有异常改变。
2.年龄及病史影响:有过宫颈病变病史的人群,在接种宫颈癌疫苗前更需严格进行宫颈TCT检查,以便动态监测宫颈情况。不同年龄阶段女性宫颈发生病变的概率不同,比如绝经后女性宫颈病变概率相对可能有所变化,但仍需通过TCT检查来准确评估。
三、过敏史询问
1.目的及意义:了解接种者是否对疫苗成分过敏至关重要。宫颈癌疫苗有不同成分,若接种者对疫苗中的某些蛋白质等成分过敏,接种后可能会发生严重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等,所以必须详细询问过敏史,包括对疫苗相关成分、酵母等可能关联成分的过敏情况。
2.特殊人群考虑:过敏体质人群在接种前更要谨慎,需仔细回忆并告知医生以往过敏发生的具体表现、严重程度等情况,医生会根据过敏史综合评估接种风险。如有明确对疫苗成分严重过敏史的人群,一般不建议接种宫颈癌疫苗。
四、妊娠及哺乳情况评估
1.妊娠情况:处于妊娠期的女性不建议接种宫颈癌疫苗,因为目前缺乏足够的妊娠期女性接种宫颈癌疫苗的安全性数据,为避免可能对胎儿产生的未知影响,一般建议在妊娠结束后再考虑接种。对于有妊娠计划的女性,也建议在接种疫苗期间做好避孕措施,待妊娠计划确定后再暂停接种剩余剂次。
2.哺乳情况:哺乳期女性接种宫颈癌疫苗的安全性相对妊娠期来说有一定研究,但仍需谨慎。一般建议哺乳期女性在接种前与医生充分沟通,医生会综合评估接种疫苗对乳汁分泌及婴儿可能产生的影响后再做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