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炎与宫颈糜烂有定义、病因、症状、诊断、治疗等方面区别,育龄女性是宫颈炎高发及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常见人群要注意相关事项,青春期女性有生理性宫颈柱状上皮异位要注意外阴清洁,绝经后女性要定期妇科检查预防宫颈病变及保持外阴清洁。
病因方面:宫颈炎的病原体主要有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等性传播病原体,以及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内源性病原体。慢性宫颈炎还可能由急性宫颈炎迁延不愈而来。而宫颈柱状上皮异位主要与体内雌激素水平有关,青春期、生育年龄女性雌激素分泌旺盛,口服避孕药或妊娠期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升高,都可能导致柱状上皮异位更明显,绝经后雌激素水平降低,柱状上皮会回缩至宫颈管内。
症状方面:急性宫颈炎患者可能出现阴道分泌物增多,呈黏液脓性,阴道分泌物刺激可引起外阴瘙痒及灼热感,还可出现经间期出血、性交后出血等症状。慢性宫颈炎患者多无明显症状,少数人可有阴道分泌物增多,淡黄色或脓性,性交后出血,月经间期出血,偶有分泌物刺激引起外阴瘙痒不适。而宫颈柱状上皮异位一般无特殊症状,当合并感染时可出现类似宫颈炎的症状,如阴道分泌物增多等。
诊断方面:宫颈炎的诊断需要结合病史、症状、妇科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查等。妇科检查可见宫颈充血、水肿、黏膜外翻,有黏液脓性分泌物附着甚至从宫颈管流出,宫颈触痛、触血。实验室检查可发现病原体感染的证据。宫颈柱状上皮异位主要通过妇科检查发现宫颈外口有红色区,边界清楚,与周围的鳞状上皮有明显分界。必要时可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和HPV检测以排除宫颈病变。
治疗方面:急性宫颈炎主要采用抗生素治疗,根据不同的病原体选用相应的抗生素。慢性宫颈炎如果没有症状一般不需要治疗,有症状的宫颈炎需要针对病原体进行治疗。而宫颈柱状上皮异位一般不需要治疗,但若合并宫颈炎等情况则需要对合并的炎症进行相应处理。
不同人群的相关情况及注意事项
育龄女性:育龄女性由于性生活相对活跃,是宫颈炎的高发人群,同时也是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的常见人群。性生活时要注意卫生,避免多个性伴侣等高危行为,减少宫颈炎的发生风险。如果出现阴道分泌物异常、性交后出血等症状,要及时就医排查是否为宫颈炎或其他宫颈病变。对于有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的育龄女性,要定期进行宫颈细胞学和HPV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宫颈病变。
青春期女性:青春期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逐渐升高,可能出现生理性的宫颈柱状上皮异位,一般无需特殊处理,但要注意保持外阴清洁,避免不必要的阴道冲洗等,防止破坏阴道微生态平衡而诱发炎症。如果出现阴道分泌物异常等情况,也要及时就诊。
绝经后女性: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降低,宫颈柱状上皮回缩至宫颈管内,一般宫颈外观恢复正常。但仍要注意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包括宫颈细胞学检查等,以排查宫颈病变。同时,绝经后女性由于阴道局部抵抗力下降,要注意保持外阴清洁,预防感染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