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什么意思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统称具自限性病因约七成至八成由病毒引起约二成至三成由细菌引起及受凉等诱因有鼻塞流涕等局部症状和发热等全身症状诊断依病史典型临床表现及体格检查必要时结合血常规,治疗分一般休息多饮水等对症用解热镇痛等药物抗感染病毒感染一般不用抗病毒药细菌感染选抗生素,特殊人群儿童需密切观察病情及用药规范老年人注意监测基础疾病和用药影响孕妇需谨慎用药遵医嘱。
一、定义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统称,是最常见的社区获得性感染性疾病,具有自限性,但可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工作、学习等。
二、病因
1.病原体:约70%~80%由病毒引起,常见病毒包括鼻病毒、冠状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等;细菌感染约占20%~30%,常见病原体为溶血性链球菌,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等。
2.诱发因素: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易发病,如受凉、淋雨、过度疲劳等,此时原本寄生于上呼吸道或从外界侵入的病原体大量繁殖,引发感染。
三、临床表现
1.局部症状:主要有鼻塞、流涕、喷嚏、咽干、咽痒、咽痛、咳嗽等。
2.全身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发热、头痛、乏力、肌肉酸痛等,体温可呈低热或高热。儿童患者可能症状相对更重,如突发高热甚至出现惊厥等表现。
四、诊断
主要依据病史(如近期受凉等诱因)、典型临床表现及体格检查,一般无需特殊实验室检查,若需鉴别细菌或病毒感染,可结合血常规等检查,细菌感染时血常规常表现为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病毒感染时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相对升高。
五、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注意休息、多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劳累等,这对多数患者的恢复至关重要,尤其儿童需保证充足休息以促进机体恢复。
2.对症治疗:针对发热、头痛等症状可适当选用解热镇痛药物(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低龄儿童避免使用不恰当药物);咳嗽明显者可选用止咳药物;鼻塞严重者可使用鼻减充血剂等,但需考虑不同人群的适用性。
3.抗感染治疗:病毒感染一般无需使用抗病毒药物,细菌感染时可根据病情选用抗生素,如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可选用青霉素类等抗生素,但需严格把握用药指征,避免滥用。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时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体温变化、精神状态等,避免高热引起惊厥,且儿童用药需严格遵循儿科用药规范,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剂型等。
2.老年人:老年人常伴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时易加重基础疾病,需注意监测基础疾病指标,如血糖、血压等,用药时需考虑药物对基础疾病的影响,谨慎选择药物。
3.孕妇:孕妇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需谨慎用药,部分药物可能对胎儿有影响,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治疗方案,同时注意休息、加强营养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