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咽神经痛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血管压迫因素(约90%以上原发性舌咽神经痛与舌咽神经走行附近血管迂曲、扩张等异常致神经纤维冲动短路有关,中老年因血管退行性变概率高)、神经脱髓鞘病变(神经脱髓鞘破坏绝缘功能致冲动传导异常引发疼痛,自身免疫因素可致,性别因素影响不突出)、肿瘤因素(颅内或颅底肿瘤直接压迫舌咽神经致传导障碍引发疼痛,中老年相对易患实体肿瘤需监测)、其他因素(头颈部局部感染或炎症波及舌咽神经周围组织致炎症反应引发疼痛,儿童易因局部感染患病,有基础疾病人群需控炎降发病几率)。
一、血管压迫因素
(一)解剖结构相关因素
舌咽神经在走行过程中,若附近的血管(如小脑后下动脉、椎动脉等)发生迂曲、扩张等异常改变,可能会对舌咽神经造成压迫。研究发现,约90%以上的原发性舌咽神经痛与血管压迫有关。从解剖学角度来看,舌咽神经出脑干区的神经纤维缺乏神经鞘膜保护,当周围血管压迫该区域神经时,神经纤维之间的冲动发生“短路”,从而引发疼痛。在不同年龄段人群中,血管的弹性等情况有所差异,中老年人群由于血管退行性变等原因,血管压迫舌咽神经的概率相对较高。
二、神经脱髓鞘病变
(一)病理机制
神经脱髓鞘病变会使神经的绝缘功能受到破坏,导致神经冲动传导异常。多种因素可能引发神经脱髓鞘,例如自身免疫因素,当机体免疫系统出现异常时,可能会错误地攻击神经髓鞘,引起脱髓鞘改变。在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的舌咽神经痛患者中,可检测到体内存在异常的自身抗体,攻击神经髓鞘结构。这种神经冲动传导异常会导致舌咽神经的感觉传入出现紊乱,进而引发疼痛症状。不同性别在自身免疫相关疾病的易感性上可能存在一定差异,但在舌咽神经痛的神经脱髓鞘机制中,性别因素对其具体影响相对不突出,主要还是病理生理过程起关键作用。
三、肿瘤因素
(一)肿瘤压迫机制
颅内或颅底的一些肿瘤,如颈静脉孔区肿瘤、神经鞘瘤等,可直接压迫舌咽神经,导致神经传导功能障碍,从而引发疼痛。肿瘤的生长会逐渐占据周围空间,对舌咽神经产生机械性压迫,影响神经的正常功能。对于有肿瘤病史或可能存在肿瘤风险的人群,需要密切关注舌咽神经痛的发生情况,因为肿瘤导致的舌咽神经痛可能是肿瘤进展的一个表现。不同年龄人群患肿瘤的类型和概率不同,中老年人群相对更易患一些实体肿瘤,需要加强监测。
四、其他因素
(一)局部感染或炎症
头颈部的局部感染或炎症,如扁桃体炎、咽炎等,可能波及舌咽神经周围组织,引起神经的炎症反应,进而导致舌咽神经痛。局部炎症因子的释放会刺激舌咽神经,使其敏感性增高,从而引发疼痛症状。在儿童群体中,由于免疫力相对较低,更容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等局部感染性疾病,若未及时控制,可能增加舌咽神经痛的发生风险。而对于有慢性咽炎等基础疾病的人群,需要积极控制炎症,以降低舌咽神经痛的发病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