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识别中风征兆可依据FAST原则,正确急救需确保患者安全、保持呼吸道通畅、不随意移动患者,然后紧急呼叫医疗救援,同时不同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女性及有基础病史人群有各自注意事项。
一、快速识别中风征兆
1.FAST原则:F(Face)指面部是否对称,让患者微笑,看一侧面部是否下垂;A(Arm)是看手臂是否无力,让患者双臂平举,观察是否有一侧手臂无力下垂;S(Speech)是看言语是否清晰,让患者重复简单语句,判断是否有言语不清、表达困难;T(Time)是一旦发现上述任何症状,应立即记下发病时间,并尽快拨打急救电话,争取黄金救治时间。不同年龄、性别人群中风征兆表现可能无本质差异,但老年人因基础疾病等因素可能症状不典型,需更细致观察。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史人群更需警惕中风发生。
二、正确急救措施
1.确保患者安全:将患者转移至通风良好、平坦的地方,若患者呕吐,应将其头部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堵塞气道引起窒息。对于有假牙的患者,若易取下应取下,避免阻塞呼吸道。不同年龄人群安全转移方式需注意力度,儿童需轻柔搬运,避免造成二次损伤;老年人体质较弱,转移时动作要缓慢平稳。
2.保持呼吸道通畅:解开患者领口、领带等束缚颈部的物品,若患者出现呼吸不畅,可进行简单的人工呼吸,但需注意操作规范。对于有自主呼吸但呼吸微弱的患者,维持气道通畅是关键。
3.不要随意移动或搀扶患者:除非处于危险环境中,否则不要轻易移动患者,因为中风可能是脑血管破裂或堵塞引起,随意搬动可能加重出血或缺血情况。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应避免不必要的搬动。
三、紧急呼叫医疗救援
1.在采取初步急救措施后,应尽快拨打急救电话,向急救人员准确描述患者的症状、发病时间等信息,以便急救人员做好准备,到达现场后能迅速展开救治。不同生活方式人群在等待救援过程中需保持冷静,尽量让患者处于舒适状态。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中风相对罕见,但一旦发生需格外谨慎。急救时更要轻柔操作,转移患者要避免过度颠簸。由于儿童表述能力有限,家长需密切关注其异常表现,如突然的肢体运动异常、意识改变等,及时识别并采取急救措施。
2.老年人:老年人常伴有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在急救时除遵循上述一般原则外,要特别注意避免因急救操作引起基础疾病的进一步恶化。搬运时要确保平稳,避免血压波动过大等情况。
3.女性:女性中风在急救上与男性无本质区别,但需关注女性特殊的生理情况,如孕期、产期等,若此期间发生中风,急救措施需在保障母婴安全的前提下进行,例如在搬运时要考虑腹部情况,避免压迫腹部。
4.有基础病史人群:如高血压患者发生中风时,急救过程中要注意血压的变化情况,但不要自行盲目降压,一切操作遵医嘱。要告知急救人员患者的基础病史,以便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救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