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检查对宫颈癌有辅助诊断等参考价值但不能确诊,宫颈癌主要确诊方法有宫颈细胞学检查、HPV检测、阴道镜检查,病理检查是金标准,不同人群在宫颈癌相关检查中有不同注意事项,育龄女性有性生活后应定期联合或单独筛查且检查前需注意相关事项,老年女性也需定期筛查及检查时告知病史,有家族史人群要适当提前筛查并配合提供信息
一、血液检查在宫颈癌诊断中的作用
血液检查不能直接确诊宫颈癌,但一些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对宫颈癌的辅助诊断、病情监测等有一定参考价值。例如鳞状细胞癌抗原(SCC),它在宫颈癌患者中的阳性率会随病情进展而变化,Ⅰ期宫颈癌患者中SCC阳性率约为30%,Ⅱ期约为50%,Ⅲ期、Ⅳ期可达60%-80%,不过它的特异性不是很高,一些非宫颈恶性肿瘤如肺癌、头颈部癌等也可能出现SCC轻度升高,另外一些良性疾病如肺炎、结核病等也可能使其升高。
二、宫颈癌的主要确诊方法
1.宫颈细胞学检查
常用的有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TCT),通过采集宫颈表面及宫颈管内的细胞,制片后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能发现宫颈上皮内瘤变等异常细胞,其可以初步筛查宫颈癌风险,一般建议有性生活的女性定期进行TCT检查,如21岁以上有性生活的女性开始筛查,每3年一次。
2.HPV检测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通过检测宫颈分泌物中的HPV-DNA,若高危型HPV阳性,需要进一步进行阴道镜等检查。例如高危型HPV16、18型与宫颈癌的相关性尤其密切,约70%的宫颈癌与这两种亚型相关。
3.阴道镜检查
当宫颈细胞学检查异常或HPV检测高危型阳性时,需进行阴道镜检查。医生将阴道镜镜头放入阴道,观察宫颈表面血管、上皮等情况,若发现可疑病变部位,可在阴道镜引导下取宫颈活组织进行病理检查,病理检查是确诊宫颈癌的金标准,通过对病变组织进行显微镜下观察,能明确细胞的形态、结构等是否符合癌细胞特征。
三、不同人群在宫颈癌相关检查中的注意事项
1.育龄女性
育龄女性有性生活后应定期进行宫颈细胞学和HPV联合筛查,一般建议25-64岁的女性每5年进行一次HPV和TCT联合筛查,或者每3年单独进行TCT筛查。在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前24小时内应避免性生活、阴道冲洗或上药等,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2.老年女性
老年女性虽然性生活频率降低,但仍需关注宫颈健康,同样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项目。如果既往有宫颈病变病史,更要加强监测。在进行阴道镜等检查时,要告知医生既往病史等情况,以便医生综合评估。
3.有宫颈癌家族史人群
这类人群属于高危人群,建议适当提前筛查年龄,比如从21岁开始就可以每年进行TCT检查,或者在医生评估后考虑更频繁的联合筛查。同时,在筛查过程中要积极配合医生,提供详细的家族病史等信息,以便医生制定更精准的筛查和监测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