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基本信息登记需包含姓名、性别、年龄、住院编号、既往基础疾病史、月经史、婚育史,病情评估要明确肌瘤数目、大小、位置,手术方式选择综合患者年龄、生育需求、肌瘤情况抉择,术前准备有辅助检查、肠道准备、阴道准备,风险评估涉及术中出血、感染、脏器损伤、术后并发症应对,特殊人群考虑包括妊娠期、哺乳期、有基础疾病患者的相关考量。
一、患者基本信息登记
记录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编号、既往基础疾病史(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月经史(包括月经周期、经量、有无痛经等)、婚育史(孕次、产次、避孕情况等),这些信息是评估手术风险及制定个性化方案的基础,例如合并高血压的患者需重点关注围术期血压管理。
二、病情评估
通过妇科查体、超声、MRI等影像学检查明确子宫肌瘤状况:
1.肌瘤特征:统计肌瘤数目、大小(如单个肌瘤最大直径范围)、位置(区分肌壁间、浆膜下、黏膜下等类型),若黏膜下肌瘤可导致月经异常、不孕等,较大或特殊位置肌瘤会增加手术操作难度及风险。
三、手术方式选择
综合患者年龄、生育需求、肌瘤具体情况等因素抉择:
1.年轻有生育需求者:若为浆膜下单发较小肌瘤,优先考虑腹腔镜下肌瘤剔除术,该术式创伤小、恢复快且利于保留子宫功能;若肌瘤多发或位置特殊不适合腔镜,则需权衡开腹手术的利弊。
2.无生育需求或肌瘤情况复杂者:若肌瘤较大、多发或合并子宫腺肌病等,可能选择开腹子宫切除术,需向患者充分告知不同术式的优缺点及预后。
四、术前准备
1.辅助检查:完善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传染病筛查、心电图等检查,评估患者全身状况以确保手术耐受性。
2.肠道准备:术前1-2天进流质饮食,术前进食清肠剂清洁肠道,减少肠道细菌污染及术后腹胀等情况。
3.阴道准备:术前晚及术晨用碘伏消毒阴道,降低术中阴道内细菌上行感染风险。
五、风险评估及应对
1.术中出血风险:若肌瘤血供丰富,提前备血并准备自体输血装置,术中精细操作控制出血。
2.感染风险: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术后根据情况合理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3.脏器损伤风险:手术中密切操作,避免膀胱、肠道等邻近脏器损伤,若发生损伤需及时处理修复。
4.术后并发症:关注子宫复旧情况及阴道残端愈合,术后密切观察阴道出血、腹痛等症状,及时发现并处理子宫复旧不良、阴道残端愈合不良等问题。
六、特殊人群考虑
1.妊娠期患者:评估肌瘤对妊娠的影响及手术对胎儿的风险,尽量选择对胎儿干扰小的时机手术,如妊娠中期相对安全阶段。
2.哺乳期患者:考量手术对乳汁分泌及婴儿的影响,优先选择对哺乳影响小的手术方式,术后用药需谨慎评估对乳汁的影响。
3.有基础疾病患者:如糖尿病患者需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空腹血糖一般控制在7.0mmol/L以下等)后再行手术,以降低术后感染等并发症发生几率;高血压患者需平稳控制血压,保障围术期血压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