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疫苗有二价、四价、九价之分,价数代表预防HPV亚型种类,三者在预防HPV亚型范围、适用年龄、接种程序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上有差异,二价针对高危型16和18型,适用9-45岁,程序0、1、6月;四价在二价基础加低危6和11型,适用20-45岁,程序同二价;九价预防亚型最广,适用16-26岁,程序同前,孕妇暂不建议接种,哺乳期可接种需咨询医生,蛋白过敏者需评估,已感染HPV人群接种仍有保护作用。
一、价数含义
宫颈癌疫苗的价数代表其能预防的人乳头瘤病毒(HPV)亚型种类。二价疫苗主要预防HPV16和HPV18型;四价疫苗在二价基础上,额外预防HPV6和HPV11型;九价疫苗则在四价基础上,新增预防HPV31、33、45、52、58型。
二、预防HPV亚型范围差异
1.二价疫苗:HPV16和HPV18型是导致宫颈癌的主要亚型,约70%的宫颈癌由这两种亚型引起,所以二价疫苗主要针对预防高危型HPV16和18型感染,对预防宫颈癌有较好效果。
2.四价疫苗:除了预防高危型的HPV16和18型外,还能预防低危型的HPV6和HPV11型,这两种低危型HPV可引起生殖器疣等疾病,所以四价疫苗在预防宫颈癌的同时,还能预防部分生殖器疣。
3.九价疫苗:预防的HPV亚型范围最广,在四价基础上,新增了5种高危型HPV31、33、45、52、58型,能预防约90%的宫颈癌、85%的阴道癌、50%的低级宫颈上皮内瘤变(CIN1)、90%的肛门癌、95%的生殖器疣、90%的外阴癌。
三、适用年龄范围不同
1.二价疫苗:适用年龄为9~45岁女性。
2.四价疫苗:适用年龄为20~45岁女性。
3.九价疫苗:适用年龄为16~26岁女性。
四、接种程序差异
1.二价疫苗:通常采用0、1、6个月的接种程序,即第一针接种后,1个月后接种第二针,6个月后接种第三针。
2.四价疫苗:接种程序也是0、1、6个月,与二价疫苗相同。
3.九价疫苗:接种程序同样为0、1、6个月。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孕妇:目前不建议孕妇接种宫颈癌疫苗,因为缺乏孕妇接种的足够安全性数据,若接种后发现怀孕,应暂停后续接种,待分娩后再继续完成接种程序。
2.哺乳期女性:哺乳期女性可以接种宫颈癌疫苗,虽然有少量疫苗成分会进入乳汁,但现有研究显示对婴儿影响较小,不过接种前最好咨询医生意见。
3.对蛋白质过敏者:如果对疫苗成分中的蛋白质过敏,如酵母蛋白等,则不适合接种相应价数的疫苗,因为疫苗生产过程中可能会用到相关蛋白质作为辅料等,需要提前告知医生过敏史,由医生评估是否能接种。
4.已经感染HPV的人群:接种疫苗仍有一定保护作用,因为疫苗不是针对已感染的HPV亚型进行治疗,而是预防未感染的HPV亚型,所以即使已经感染部分HPV亚型,接种疫苗仍能预防其他未感染的HPV亚型感染,降低相关疾病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