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癜是皮肤或黏膜出血后颜色改变的总称,常见类型有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过敏性紫癜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发病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有双下肢对称性紫癜等皮肤表现及关节、腹痛、肾受累等其他表现,实验室检查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等;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儿童多为急性型,成人以慢性型多见,有皮肤黏膜瘀点、瘀斑等表现,实验室检查血小板计数明显减少等;还需与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等其他紫癜鉴别,判断紫癜需综合多方面因素,出现不明原因紫癜样皮疹或不适应及时就医,儿童家长和成人都应重视紫癜表现。
一、紫癜的定义与分类
紫癜是皮肤或黏膜出血后颜色改变的总称,常见类型有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二、过敏性紫癜的判断要点
1.发病特点
年龄与性别: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男性略多于女性。
前驱症状:发病前1-3周常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如低热、乏力、纳差等非特异性表现。
皮肤表现:典型皮疹为双下肢对称性分布的紫癜,初起为紫红色斑丘疹,压之不褪色,可融合成片,严重时可出现出血性水疱、溃疡等。皮疹大小不等,从针尖至黄豆大小,分批出现,新旧皮疹可同时存在。
其他表现:可伴有关节肿痛(以大关节为主,如膝关节、踝关节等)、腹痛(可为隐痛或绞痛,部位不固定,可伴有恶心、呕吐、便血等)、血尿、蛋白尿等肾受累表现。
2.实验室检查:毛细血管脆性试验可呈阳性,血小板计数、凝血功能等一般正常,部分患者血清IgA水平升高,尿液检查可见红细胞、蛋白尿等。
三、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判断要点
1.发病特点
年龄与性别: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在儿童多为急性型,成人以慢性型多见,无明显性别差异。
皮肤表现:皮肤黏膜出现散在瘀点、瘀斑,瘀点多为针尖大小,可融合成片状紫癜,常见于四肢远端,尤以下肢为多,黏膜出血可表现为鼻出血、牙龈出血等,严重时可出现内脏出血,如呕血、咯血、血尿、颅内出血等。
其他表现:急性型起病急骤,可伴有发热;慢性型起病隐匿,病程迁延,可反复发作。
2.实验室检查:血小板计数明显减少,急性型常低于20×10/L,慢性型多在(30-80)×10/L之间,骨髓象显示巨核细胞数量正常或增多,有成熟障碍。凝血功能一般正常。
四、其他紫癜的鉴别
1.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有家族史,皮肤黏膜可见毛细血管扩张,轻微损伤即可引起出血,血小板计数及功能、凝血功能多正常。
2.血管性紫癜:除上述紫癜外,还需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及相关特殊检查,如血管壁功能检测等进一步鉴别。
总之,判断是否为紫癜需要综合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等多方面因素。若发现皮肤出现不明原因的紫癜样皮疹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以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对于儿童患者,家长应密切观察皮疹变化及是否伴有其他系统症状,及时带患儿就诊;对于成人患者,也应重视紫癜相关表现,避免延误病情。